这是个快速变迁的时代,我们享受着时代的红利,也因迅速直接变得烦躁,变得不安,甚至感到不快乐。智联招聘曾在上海,南京,杭州,广州等12个城市进行了名为“快乐工作PK台”的调查,结果有62.28%的职场人士工作着但“不快乐”,职场人士的快乐指数令人担忧。细观日常,不快乐的人群远不止职场人士,还有学生,已婚夫妻,宝妈宝爸,老人~他们的不快乐来自方方面面,比如生存压力中的房贷,比如工作压力中的绩效考核,比如生活中孩子淘气,老公不体贴,没人陪伴等等。
重拾快乐真的很难吗?
1:被家庭困住的脾气 (1)孩子对父母发脾气。 日常生活中,无论长多少岁,别人反驳自己不会生气,却独独对自己父母的否定容易过度反应,不但反驳还要辩解甚至加上生气。可能在被父母否定这一刻,觉得父母不尊重自己,仔细去想,其实是源于自己的软弱。因为在我们孩童时代,我们的方方面面都由父母支配,一旦被否定便会觉得自己的生存受到了威胁。所以想通这点,我们就知道此刻自己的内心世界还是被父母束缚着。(2)父母对孩子发脾气。源于父母对家庭的支配欲,也反射出家庭中精神权利斗争的一个侧面,父母容易为了提升自己在家里的地位而贬损孩子,造成亲子的关系僵化或敌对。对策:对于前者,孩子可以告诉自己:没关系,我已经长大,无论他们如何打击我,我都能安全活下去。对于后者,父母要学会感受孩子的情绪,适当放手,给孩子自由,也让自己松口气。
2:老好人的不快乐 生活中有太多老好人不是发自内心的“我为人人”,而是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不敢拒绝,怕自己不被承认被讨厌。对策:1坦率表达自己的想法,不期待别人来猜测你的需求。2承认自己的私欲
3:总是想否认别人的优点(嫉妒) 日常工作中,遇到跟我们在性格,职业,教育,家庭背景等方面有共同点的同事,她们幸福指数上升时,我们容易产生自己价值下降的错觉,也越容易否定别人。嫉妒是一种常见的烦恼,不必躲避,当我们想嫉妒别人时,告诉自己:我的价值不会因为别人的改变而改变,我没必要嫉妒。
4:无意义的争论 有没有在日常生活中跟人发生无意义的争论而生气?特别是对方的论点不符合自己意时,可以问一下自己:我这些话是不是非说不可?我是不是就想与他的这个观点分个高下?他的这个观点触碰到我内心的哪个伤?避免这种争论直接说一句:“我没有想法,”就可以轻松化解争论。
5:暴脾气的困扰 因你的怒火沸点太低。人对突发事件有两种逻辑,一种是心情逻辑:别人没有恶意的无心之过,一笑了之。另一种是责任逻辑:尽管动机不坏,但结果不好,就要受到惩罚。人无意间产生的缺点往往是心灵混乱的一种表现,不同的应对逻辑会产生不同情绪。(1)转变思维方式,提倡前一种应对逻辑。有责任逻辑思维的人,容易陷入心的困境。(2)找到自己生气的原因:“我生气是因为我对别人的缺点产生了连锁反应,他的错与我无关。”(3)冥想,在适度紧张和适度放松之间找到平衡点。
如何获得快乐?1,与信息保持距离(日常人们的烦恼源于信息量的增加,我们人类大脑进化之初的设计是建立在信息量越大,越有利于生存这个背景下)。2,与亲人的“都是为你好”保持距离。3,与理解保持距离。
如何做自己? 1,不在意别人眼光。2“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做了好事不渴望别人关注。3,对于自己的信仰不固执,行动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
怎样才算智慧? “智者意重,毁誉不倾”。先修身(让自己身体放松),再修心,关注自己情绪变化。
附:
小池龙之介(日本新锐禅师)的书不但给我们鸡汤,还给我们勺子。万变不离其宗,快乐的根本在于修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