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在艾青的诗中,有句道:“看微黄灯光,正在电杆上战粟它的最后的时间”。
我也曾在深秋静夜倚窗凝望它,幽暗而又朦胧。
孤灯一盏
它不曾放弃自己生命中最后的闪烁,即使它从未潇洒过。
为此我深深的感到敬畏。
人的一生不过是从出生到老死的过程,即使是爱因斯坦这样天才也未能幸免,何其可悲!但他为何能够被后世记住,其主要原因大概是他不朽的精神吧!
灯亦是,但人们往往只知道“光明永存”,其忽略了灯这一因素。
黑暗与它是敌对的,正所谓“一山不容二虎”。所以它的存在恰使黑暗无处遁形,它见证了太多太多丑陋,但其中不乏有真善美。
晚夜,它伴随着男人杂骂声以及女人的抽泣声隐入黑暗中,早晨,它随着孩童清脆的歌声和工人无私奉献的身影迎来朝阳。
万家灯火
同时,它是孤独的。它仿佛是静静伫立窗前等待孩子回家的母亲,孤独而又无助。但是它没有放弃,直至生命最后一刻,它也没有放弃!
它没有人的思想,但它坚守自己的使命—不到最后一刻坚决不放弃。
这就是灯,一个没有思想却默默无私坚持不懈的“人”。
人之魂,灯之神。灯之魂,永不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