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人间从来没有生离,没有死别。
这人间不过是,天上的人来了,天上的人回天上去了。
几年前看完《皮囊》,被书中的阿太对待人生的豁达与智慧深深吸引。
其实我和我阿太的感情也很深厚,当年看皮囊的时候,我的阿太已经百岁,每次回南京,都是摸着我,看着我,嘴里念叨“愿神保佑,保佑你全家万万代”。
可能那一辈的人都相信的神明的力量,黑狗达的阿太是相信大普公,我的阿太是耶稣。
看《命运》这本书的初衷还想追更“阿太的故事”,所以虽然长篇对于我来说,压力较大,但还是纳入书单计划。
23年的2月份,看完了第一篇章,搁置了。24年10月底,又开始在上下班的路上听起这本书来,于是在11月2日凌晨,我翻开书,一口气把书看完。
开篇讲了阿太热衷于“观摩死亡”,描述了福建一带,家中老人过世的风俗。全书仿佛是,在阿太在自己的生命终结前,向黑狗达娓娓道来自己的一生。
阿太说:“相信人有灵魂很重要,你的一生心里才有着落”,以及“知道怎么死才知道怎么活”。
有条明确的路,多难走的都会让人很心安。
她的母亲、父亲、妹妹、神婆婆婆、杨万流,北来、百花、西来。
其实在我看来,她一生颠沛流离,一生悲苦,但她内核稳定、幸运幸福。
父亲赶大海,很多年没有影踪,虽然后来有新闻消息,但终究没有相认;
母亲带着女儿过着辛苦的生活,好不容易拉扯她结婚,但在赶去的路上失足落水;
结婚多年,没有自己的孩子,经过长时间的努力,仍然没有得偿所愿;
好不容易,有好的婆家和爱自己的丈夫,可是因为战乱年代,夫妻分离;
多年后终于有了丈夫的消息,却把去马拉西亚的机会留给妹妹;
可是,
她一直和自己的妈妈、妹妹在一起;妹妹愿意帮她生一个孩子;
杨万流一直没有忘记她,婆婆也是对她照顾有加;
三个收养的孩子,百花一直养在身边,后来也有一个很好的女婿,还有黑狗达这个曾孙;
西来在马拉西亚成了大人物,北来在中国相互照应;
孩子们不管多大,回到他们的阿母身边,都愿意打地铺,睡在一个房间。
读到最后的时候,眼泪不禁的流下来,感动和温暖更多一些。
最近同步在看《务虚笔记》,书中写道,大致意思是:
当你站在四岁的位置瞻望未来
你会说自己前途未卜
你会说自己前途无量
要是你站在终点看这个生命的轨迹
你看到的只是一条路
你就只看能看见
一条命名之途
就像阿太说的那句:真正是我亲生的,只有你啊,我的命运。
书的封面上那句:我们终将生下自己的命运,我们终将是自己命运的父亲母亲。
借用刘德华书评概括看完的感受:读完这本书之后我觉得,探索、对抗、和解、不就是命运的一部分吗?《命运》值得大家慢慢去品尝。
Ps:也许有一天这可以拍摄成电影或者电视剧,相信是非常有文化底蕴、故事画面的影视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