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学校应上级要求组织学生做了一次心理普测,结果出来之后学生、家长和老师都感到不可思议,到仔细观察心理普测反映出问题的学生,还是能发现心理普测是很科学的。
我们班的和和同学是勤奋好学的学生,在学习方面没有什么值得挑剔的问题,唯一需要关注的是周一偶尔请假不来上课。周一又一次没来学校上课,我给和和妈妈打电话询问原因,她告知她我上班走得早,她并不知道孩子没来学校的原因,为了了解具体情况,我又给孩子奶奶打电话,孩子奶奶告诉我孩子妈妈早晨因孩子起床磨蹭把孩子打了一顿。孩子把自己关在房间里闹脾气。我问孩子周末两天有没有什么行为让家长感到头疼或者心烦,孩子奶奶说孩子周日下午跑出去玩,从两点玩到七点,吃完饭将近八点了才着急忙慌说有一些作业没完成,因为妈妈批评几句就和妈妈发脾气。孩子在气头上并没有接我的电话,我让奶奶把手机外音打开,安慰疏导了孩子几句,叮嘱孩子早点来学校上课。之后我建议奶奶紧密关注孩子,对孩子的心理多关怀,不要和孩子硬刚,孩子一定是觉得十分委屈才有闭门不出的行为。
下午和和来上学,我没有面对面打破砂锅问到底,我告诉和和因为我们相处的时间不太长,我对于和和妈妈、奶奶及和和并不是十分了解,但我特别愿意做一个倾听者。我让和和以“请理解我为题”写写期望老师和家长改正哪些行为。和和写了满满三页纸,字里行间都是对妈妈的控诉,妈妈偏心妹妹,兄妹俩有什么让妈妈不满意的行为,妈妈不分青红皂白只会批评和和,妈妈会用鞋子打和和的脸;妈妈想方设法把爷爷奶奶辛苦挣来的钱拿走,和和认为妈妈不孝顺爷爷奶奶……看完和和写的内容,我把和和请到办公室,单独安慰了他,告诉他我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繁忙之中对孩子的行为感到焦虑时会有哪些行为,让和和理解妈妈,理解妈妈内心望子成龙但又恨铁不成钢情绪焦灼的心态。之后我和和和妈妈打电话沟通交流,让她明白孩子内心的想法。
涵涵同学平时较为文静开朗,她是有话幽默倾吐的人,但在填写心理寻访资料室,她却笑着笑着哭了,刚开始她不愿意说出原因。她说事情过去很久了,她也释然了,但还是止不住流泪。我告诉她不愿意说的话老师也特别理解,但那件事是她的心结的话,最好该是能打开心结,在我多方开导下,涵涵慢慢地说出了好朋友汐汐四年级和她发生的矛盾,更让她难以接受的是汐汐向多个同班同学说涵涵的坏话,汐汐甚至带着妈妈到涵涵家争论此事。到目前为止,两个曾经的好友竟是每日相见的陌生人。
听闻此事,我感受到了六年级女生的心思细腻又极其内敛,需要老师和家长多关注多疏导。
六年级,孩子面临小升初的压力,家长也有难以排解的焦虑,家长和孩子都容易情绪化,所以孩子的心理压力和家长的情绪焦虑都需要老师采取相应的措施去排解疏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