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流行一个段子,说的是:“有一个北京人,1984年为了圆出国梦,卖了鼓楼大街一个四合院,凑了30万,背到意大利淘金……风餐雨宿,大雪送外卖,夜半学外语,在贫民区被抢7次被打3次,30年,辛苦节俭,如今已两鬓苍苍,终于攒下100万欧元打算回国养老享受荣华。回到北京,发现当年卖掉的四合院现中介挂牌8000万。”
最后还有特别主观的几个字“刹那间崩溃了”。
这事儿的真假无从考证,看上去像房产中介的软文。单纯的从结果来看,主人公辛苦了一生完全是徒劳,最后也没有跑赢京城飞涨的房价,正中了一些人的“下怀”。
努力和坚持很重要,选择也很重要。
我们从小到大都被灌输这样的观念,对的就是对的,错的就是错的,没有什么半对半错。听大人话的才是好孩子,努力读书的才是好学生,考出高分才是唯一出路……题目都有标准答案,写出来选对了就是正确的,否则就拿不到分数。电影电视剧里也是模式化的,人有好人坏人,正面角色,五官端正,高大伟岸,从头到尾没有缺点,一切完美;坏人一出现就不像好人——在曾经的小品里,陈佩斯只能去演反面人物。
突然有一天,我们发现,社会是十分复杂的,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个相同的人。熙熙攘攘的人从中,眼前的工作学习生活的选择多了起来,别指望有人每天和你吃一样的盒饭,也别想有人会一直陪你走同样的道路。
我们每天都需要做无数的选择,所有的选择集中积累起来,就变成了今天的自己。小到早餐的种类,出门的衣着,要不要喝水,坐不坐公交,大到买房,买车,结婚生子……选择一个人,选择一种生活。选择一座城市,选择的也是一种生活。不是每一次选择都会是有严格的好坏标准,比如喝咖啡和吃大蒜,没有什么高低贵贱之分。原来曾经我们认为是正确的选择,只是大人们给我们指点的最简单最直接最大众的道路。
很多的时候,很难说出哪一种选择更明智,更正确。
可是我们总喜欢证明自己选择的正确,有人晒着蓝天白云,为了显示自己远离雾霾之地。很多人享受着大城市的方便快捷各种便利,忍受着污染拥堵竞争,还要嘲笑一下那些好山好水好寂寞的游子。就像段子里最后一句话,“奔溃”的当事人更像是在证明我们选择的合理性。
被拉进了一个亲戚的群,成员大都是父辈,五十岁到六十岁,他们在一起回首往事和感慨着彼此的生活,其中一句是说:那些年轻时离开家的人们,现在看起来都过得不错,似乎也都比留在家乡的兄弟姐们更有“出息”——他们有一份稳定的收入,医疗和养老都有所保障,子女大学毕业后留在大城市工作成家。那个年代离开出生地,外出闯荡的人们,需要更多的勇气,克服更多的困难。虽然奔走他乡的人们,本身也许有更出色和更努力的一面,他们留在家乡可能也会慢慢有所起色,但是离开家乡,寻找出路,也得到更多的机会。
“一个海员说,/ 他最喜欢的是起锚所激起的 / 那一片洁白的浪花……/ 一个海员说,/ 最使他高兴的是抛锚所发出的 / 那一阵铁链的喧哗…… / 一个盼望出发 / 一个盼望到达(艾青《盼望》)”
盼望出发或者渴望到达,是不同的心态,不模仿别人,不重复自己的路程。去留的选择,因人而异。有人喜欢乡井的熟悉的环境,有人背井离乡追逐生计。选择和放弃,每天都要面对,没有谁能告诉我们,所有选择的正确与否。不论结果如何,不说难易程度,选择适合自己的,也许就是最“正确”的方式。
2017/2/2-2017/2/4
Penri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