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每天6点50起床,7点开始写作。今天是第29天,期间有三天因为各种原因没做到。
冬天早晨特别冷,每天听到闹铃响起的那一刻,我都想放弃。但是我不能,我必须下床关掉闹钟,我可以不早起,但我不能打扰别人睡觉。当我爬下床关掉闹钟,寒冷侵袭,我给自己鼓劲,先穿衣服,穿好了就不冷了。
心里还有一个声音在说:放弃吧,有什么意义。
我边套毛衣,边跟自己说:有意义,坚持把小说初稿写出来,就是棒棒的。只要穿好衣服刷完牙就会很暖和很清醒,加油,我的小姑娘,以后你会感激自己的。
正因为我知道坚持早起写作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才越发欣赏那些坚持走下去的人。
简书作者弘丹就是其中一位。她坚持写作1000天,从重度拖延症患者变成执行力达人,成为简书签约作者、领英专栏作者,创办了“21天爱上写作”训练营,甚至还出版了自己的书——《时间的格局》。
《时间的格局》既有弘丹老师总结的干货,又有温暖的故事,最重要的是,其中不乏深刻的思维,值得学习。
“写作让我心安。”
读到这句话,我想到很多事情。
写作这个东西啊,是会上瘾的。
这不是上网的瘾,也不是看爽文那种瘾,而是一种细水长流的瘾。不激烈,温柔如水,让人离不开它。
写作的意义就像家庭,家庭是一个互相支持的团体,写作是一个互相倾听的过程,读者、作者,通过写作连接在一起。
最神奇的地方在于,写作让我们了解自己。
你一旦知道一个东西真实的样子,就不会为他而担心。万物生长有规律,人类之所以焦虑,是因为迷失自己。
写作能让人看见自己。你打开电脑,点击“写文章”,好了,世界就剩下一张白纸和你自己。作者开始解剖自我,白纸黑字,都是自我的体现。写着写着,我们就看到一个庞大的完美的个体,每一条逻辑、每一个行为,都很合理。
我们了解自己,相信自己,一切皆好。
“激情只能点燃梦想,习惯才能成就理想”
我在刚进入简书时,揣着火热的心,每个字都写得咬牙切齿,力求精准。
结果也很好,单篇阅读量个位数。
我想,我就不写了吧,都没人看。
可是我爱读书、爱听课,听了几节《道德经》的解读,有些东西憋在嗓子里难受,于是又拿起手机,写到半夜1点。
这篇小文居然被首页给收了,可把我乐得,连着又写了两篇《道德经》读后感。
后面的事情大家都猜到了,首页拒绝接收,文章无人问津。
古人云:“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我又把简书给卸载了。
弘丹老师说:“激情只能点燃梦想,习惯才能成就理想”。
这句话我当时不懂,刚开始写作,我认为激情就是一切,写作就是燃烧,平淡才是耻辱。一年了,起起伏伏,我开始每天早上7点写作60分钟至90分钟。因为我知道,目标就在那里,我只能一步一步走过去。
即使状态不好,坚持早起写作也能带给我诸多启发。这就是习惯的力量,像柔软的水,长久堆积,可以摧毁长城。
“做自己喜欢的工作并不简单,但是非常值得。”
我们这个世界的法则就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如果你花了大力气,播种施肥除草,最后没有收获,那是灾难,不是常态。
常态就是我们想要西瓜,就要搜集西瓜的种子;想要苹果,就要搜集苹果的种子。
我想,弘丹老师在《时间的格局》中就是想传递这样一种思想:你要什么,就去做什么。反过来也成立,你做什么,就能得到什么。
我们中间很多人,明明想要苹果,却买了橘子。明明想要学习手帐,却只买了笔记本和彩笔不行动,放在那里,碍手碍脚。(对,说的就是我。)
热爱写作的人,不要踌躇,先写200字再说。
如果一个热爱写作的人不得不当个洗衣房工作人员,那你一定会在肮脏的洗衣房想出一些诡异的故事,并早起把它们写下来。斯蒂芬·金的《魔女嘉莉》就是这么诞生的。
不做喜欢的事情,你会难过,甚至会生病。身体如此诚实,像棵倔强的橡树。你顺应它,它就欢乐;你违背它,它就暴躁。
“做自己喜欢的工作并不简单,但是非常值得。”
end
我是园烟向晚,爱读书的法律人。
思维改变人生,这篇文章,送给还在奋斗的你。
作品汇总:园烟向晚作品集(持续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