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里长安

钟楼

看过一篇文章,说你上大学的地方就是你的第二故乡。

虽然西安于我而言,依旧熟悉而又陌生,但是我已经在这个城市生活了三年,说是第二故乡也不为过。

来西安之前,我想过很多属于西安的样子,十三朝古都的底蕴,传承千年的文化,丝绸之路的繁华。

我想过钟楼的大气,雁塔的巍峨,兵马俑的壮观,想过很多很多,最后随着一封录取通知书和一个行李箱,我来到了这个陌生的城市。

初来西安的时候,有过很多不适应,我没有想过,大巴不过三小时的车程,呈现给我的却是如此陌生。

不一样的乡音,不一样的饮食习惯,连气候都比家乡干燥许多。我想,八百里秦川到底还是孕育了不同的文化。

后来坐上了去学校的公交车,行驶在城郊,一路上充满着灰蒙蒙,居然散发出一种灰败的气息。

我告诉自己,这里不是长安,我想见的长安一定在别的地方。

后来时间渐渐多了起来,我开始去其他的地方,去找寻曾经的长安。

说起西安,很多人的第一想法就是“古都”历经多朝的它早已经成了一部历史。

它的历史太丰富,太厚重,我想我的浅薄没有办法去理解去深知,于是我去找寻的是那个盛产诗与梦的长安。

不管战火纷飞,还是盛世流年,这里已然是一个诗家乐土,诗人总是多情的,他们笔下的长安让人心生向往。

不知道是诗人造就了景点,还是美景成就了诗人,总之,长安城下,在留下了一段段精彩的历史之外,也留下一篇篇脍炙人口的佳作。

汉城湖

大风阁

走在汉城湖畔,感受大汉遗韵,畅想着与那个时代人在不同的时空来一场交汇。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高祖刘邦的一曲大风歌,千载传颂,于是汉城湖畔有了大风阁。

汉代的皇帝们有两首最为出名的作品,一首高祖的《大风歌》,一首武帝《秋风辞》。

于是汉武帝又有了“茂陵刘郎秋风客”之说,不知道,现在的茂陵是否又是松柏萧萧。

不知道长门宫里的陈阿娇是否怨他,千金纵买相如赋,只是为司马相如带来了仕途。

得知司马相如要娶茂陵小妾之时,卓文君的一首白头吟又震惊了多少人。

每一个地方都是故事,每一首名篇,都有它独特的意义,八水润长安,润出了一方人杰地灵。

如果说汉代的皇帝出名的话,那么唐朝一定有才子的一席之地。


大雁塔

雁塔俯瞰

大雁塔本来就是佛家圣地,却因雁塔题名引的文人引以为傲。

白居易在27岁高中进士之后,在大雁塔下兴奋的写下“慈恩塔下提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

料想此时的白居易,一定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在大雁塔下的时候,很多东西都似懂非懂,但是这里有的是虔诚,庙前的红烛承载了多少人的祈畔。

我不懂贝叶经文的珍贵,佛骨舍利的虔诚,但是在这里,我可以想象雁塔题名的春风得意。

雁塔题名,曲江宴饮,该是多少文人的追求,又承载多少人寒窗苦读的梦想。

虽然现在雁塔题名的名字都已不可寻,但雁塔题名的传说犹在,我们仍可以物非人非中遥想那个盛唐。

随手拍

随手拍


说起长安诗人,谁也无法忽视李白的光芒,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现在长安 市上依旧酒家林立,再也没有那个秀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的诗人,但他的 经典仍在人人传颂。

彼时的长安,一定有很多诗人,写这他们的长安,在长安市上,沉醉不知归路。


陕西省历史博物馆

曾经去过陕西省历史博物馆,一个地方,最能展现其历史底蕴的地方,无疑就是博物馆了。

这里有很多珍贵的馆藏,昭示着曾经的风俗人貌,展现着古人的无穷智慧。

祭红碗


关于祭红碗,第一次知道,是因为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

所以,在我第一眼看到祭红碗的时候,我是吃惊的,我以为祭红瓷只是作者的杜撰,不曾想,我竟然与它在这里不期而遇。


兴庆公园

兴庆公园

尾声

看过陕博的丰富馆藏,赏过兴庆宫的繁花似锦,在大唐西市看过人来人往,曾漫步在城墙之上,感受落日余晖。

我知道,我仍然不懂西安,我仍然需要去寻找,仍然然需要去了解。

长安一梦已千年,现在的西安,在找寻过去,也在期望将来,我期待遇见一个不一样的西安。

大风歌
刘邦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饮中八仙歌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