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列日涅夫当政期间中止了苏联的改革,他不改,也不允许东欧各国改,对于不听话的,先威胁恐吓,如果没用,他打出华沙条约联合武装部队的旗号,纠结其他卫星国对其进行武装占领。对捷克改革的镇压就属于这一类型。
其实从中世纪开始,捷克的手工业、采矿业和金属冶炼业就非常发达,首都布拉格是东欧的经济中心。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捷克是欧洲经济先进、自由议会制度运行比较规范的国家之一。1948年,在冷战的国际大格局下,苏联策动 2月事件 把捷克拖进华沙条约和经济互助委员会,实行斯大林模式的经济计划经济。从此,捷克的经济每况愈下,陷入困境。
20世纪60年代,捷克共产党中央开始酝酿经济体制改革。一边是部署计划,出台了行动纲领。另一边是铲除人事阻碍,1968年杜布切克当选捷共第一书记,对高层领导进行一番调整改革正式启动,并得到了人民的极大拥护。
为了控制住局面,苏联对杜布切克威胁不成,便纠集华沙条约缔约国武装力量举行军事演习。考虑到美国或插手、匈牙利一把手都不表态,苏联迟迟没有真正动手。不过当勃列日涅夫得知美国不打算管这事儿,匈牙利也妥协后,他就打消了所有的顾虑。
8月的一天,苏联两架民用客机假装出了事故,临时降落在布拉格鲁津机场。随后从飞机上下来的"乘客"拿着机关枪占领了机场的要害部门,其他武器和士兵也纷纷而来,占领了整个城市。
遭遇到突袭、军事力量对比也比较悬殊,捷克共产中央决定保持冷静,不抵抗,谈判。
感人的一幕是,在国家危亡的关头,捷克人民表现出了高度的团结,一致对外。他们几乎是全民自发出动,涌上街头把入侵的士兵和坦克围起来,向他们吐唾沫、扔脏东西,全国上空响彻"杜布切克""俄国佬滚回去"的吼声。市民们还把布拉格街道的路名牌全部刷掉,写成杜布切克大街等等,入侵的苏军连路都找不到。捷克的武装部队虽然没有抵抗,但是全国老百姓去以这种方式一致对外。世界上小国遭大国入侵的历史上从未有过入侵的苏军一愁莫展。有一个形象的比喻是大象踩不断绣花针。
谈判结果是,苏联想让杜布切克下台的阴谋没有得成,但捷克被迫与苏联签订了苏军暂时留驻境内条约。第二年,在苏联的运作下,杜布切克还是下台了。苏联把自己的傀儡扶上了第一书记的位置。就这样,布拉格之春在苏军坦克的碾压下凋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