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日:让意义明亮
他喜看旭日东升。旭日从远楼之间发出嫩黄、清澈、纯净的光辉,光辉映着楼顶的云彩,云彩冉冉。他觉得,这是给自己的教育生命举行升旗,是一种教育的坚守,是一次教育的洗礼。他要因这种生命哲学和精神美学,而让自己的教育生命更加明亮。
拥有为每一个学生成长的纯粹而坚定的责任心,拥有洞悉每一个学生发展需求并睿智满足他的专业心,拥有能把教育生活从繁琐平淡转化为美好温暖的敏感心,拥有与每一位学生共同成长的学习心……做学生独一无二的老师。岁月虽会老去,名利终会风逝,但是,这种日久弥醇益香的生命联系,却可滋养一生幸福一生。
与每一位学生,因某种机缘而相逢在这美丽的校园,彼此驯养,彼此全身心地投入这场有意义的爱恋中,成就这世上最美好的事,缔造这世上独一无二的最美校园。这儿荡漾着温馨的气息,演绎着成长的故事,拨发着生命拔节的音符,这儿连生长的痛苦也会散发着甜蜜的芳香,鸟儿的啼鸣总是那么清澈,连一花一草也含着笑。坚硬的冷漠,狭隘的自私,庸俗的名利,无聊的折腾,只会让清净的校园蒙尘覆垢,只会让纯净温润的心难以安放。而在这童话般的校园里,每个人都能学会“自我驯服”,即找到当下生活学习的意义,并能眺望诗意的远方。就像茫茫沙漠如此美丽一样,校园某处也藏着一眼泉水。
德育:坚守本真
他曾在校园角落里拍过两张照片。一张拍的是偏于一隅的嫩草,小草坚挺上冲,如果拍摄角度再往下一点,那就可以直插云霄了。虽一张是紫玉兰花苞。枯枝嫩叶之隙,蓝天做背景,翘立枝头,身材丰腴,气质优雅,辞柯欲飞,叫人爱怜。其实,花苞仅一米来高,他是极力下蹲才拍得这幅《玉兰飞天图》。他认为,这里隐喻丰富:德育,要有足够的低度。
有低度,是基于学生心理发展特征和成长需求的平等民主的教育视角,是一种“蹲下来和孩子说话”的教育姿态,是一种美好而深刻的教育理念,是一种自然而融洽的教育方法。倡行“蹲下来,到学生中去”,是基于教育的良知、教师职业的特性和过一种诗意人生的梦想。“到学生中去”,是构建起一种师生互动的精神脐带,是探寻一种真实的灵魂诉求,是追求一种平等对话中的教与学无从理清的境界,是寻求一种真诚的理解和纯粹的情谊,是收获一种青春不老的幸福。有低度的德育,就是要尽可能摒除教育成人化影响,还原学生德育主体性,还原学生的生命真实和本色,还原德育的生活化和生命化,创造美好的童化世界,让孩子真正成为校园生活的主人。
这种做“低度”的德育,是他倡行的本真德育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本真德育,是去伪存真、去表就里、去繁就简的德育,是对德育的原点回归,是真实而本色的德育,是素淡而简朴的德育。除做“低度”德育,他还践行:做真的德育,追求德育的本真质地;做“消极”的德育,追求自由的德育;做有故事的德育,追求有情有义的德育;做有书香的德育,追求有文化底色的德育;做有感悟的德育,追求有个性表达的德育。
课堂:享受“挣扎”
在课堂上与学生遇和,是他每天最幸福的时光;课堂上萌生的那种“黎明的感觉”,是生命馈赠的最浪漫的事。他的语文课,强调学生个性化阅读和写作,追求教学“活”与“实”、“智”与“趣”的和谐,追求生命化。他享受教学相长的过程幸福,他努力做有思想的研究型教师。
他坚定地扎根于课堂。他常警醒自己,意识要敏锐,不空谈,肯实践,不能丢失自我,要学习不辍,自修不止,要做课改的“志愿军”,不要做“雇佣军”,为学要朴实,要激情永在,能投入,能坚持。
同时,他又“挣扎”于自己的课堂。“挣扎”成长历程背后其实充满着反复煎熬、欲罢不能,但同时感到快意和充实,其基点是自己的课堂,是在课堂中历练不息。这是他自己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教育行走方式。
课改:让课“动”起来
负责教学管理的他,有这样的信念:课堂是学校的“定海神针”;课堂不变,教师不会变;教师不变,学校不会变;学校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堂改革,课堂改革的落脚点是学生的“动”。对课堂,他强调“为学而教”,强调学习主体复归于学生,强调“动感”课堂——本质内涵指向学生学习生命的律动,是精神世界建构过程中的振动。他的实践研究认为,“动感”课堂必须端正课堂“五观”:教育观、差异观、内需观、效率观和动静观,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廓清课堂教学的速度、温度、广度和信度等问题。
方向:如王老师那样
他极崇敬王栋生老师。王老师的谦卑、睿智和执著,对他影响极深。他要做王老师那样的老师:要尊重常识,按常识思考,按常识办事,要坚守教育的良知和良心,坚守教育的底线和红线,心里要真装着个“人”字,要有股子真正的知识分子的正义和坦率,要对当下教育永怀眷恋、清醒和忧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