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练习做了两次分享,一直都不敢回听,觉得自己的表现不好。记忆里我的声音是很难听,说话声音慢,爱拖音,语音很平淡。昨天勇敢的回听了一下,一起的同学都回馈我说很淡定,有感情了。坚持练习60s140多天,有很大的收获。有进步,也发现了自己很多提升空间。
收获:
1、敢于挑战。其中有一场主持分享是临时接到任务,但我想都没多想就答应下来了,就当做锻炼,试错吧!体验总会有感悟。如果是放在以前,小我的声音会跳出来,会开始一轮否定自己,担心、害怕后,再敢于接受。
2、语音方面有进步,声音比以前好听了,更淡定了。我以前的声音比较懒散,一直都拒绝用语音聊微信,不敢回听。这次回听明显比以前好很多了,自己可以接受这个声音,有一些带带有了感情。
3、写稿能力增强,学会用故事性思维。以前的分享总是干巴巴的,写稿的时间很长,听众对于这种干巴巴的分享毫无兴趣。这次写了几个小故事,丰富了整个分享。
不足
1、临时语音组织能力不强。在念稿的时候,自己的语言发挥还算稳定,没有稿的情况下,不知道该说什么,总会觉得自己用词不当,不断的修改,语言也不够顺畅和自信。还发现了一个问题就是,我的大脑在用语音的时候,运作速度不够快。这跟平时的锻炼有关系。
2、普通话与感情有待提高。回顾原来由很重的乡音和吐字不清楚,到现在有很大的提高。目前个别普通话发言不标准,说话含糊,给观众的感受不好,普通话是与人交流的基础,还需要不断的练习。
3、在回听的时候,发现自己的故事有点混乱,结构不清晰。自己回听的时候都容易走神,结构不清晰,写文章跟听分享不同,分享可以更多口语化,还可以融入感情、语气,有时候还可以幽默一点。
计划
1、增加语音脱稿发言,训练大脑的反应速度。可以用思维导图写出结构和关键词来,再由自己临时组织语音,打通大脑与语音的链接通路,增强语音组织能力。
2、抓住一切可以锻炼的机会。探索的时间不可减少,很多进步都是刻意练习的结果,只有在短时间内把加强训练自己的频率,才能更快的进步。我正在参加是萌姐60s活动的直播环节、大群各类的分享,都是很好锻炼的机会。包括平时的发言都可以尽量用语音,或者语音转文字的形式。当机会来临的时候只管做。
3、给自己安排锻炼的机会。比如多提问,多参加活动,有计划的安排自己跟别人交流,可以每天跟一个人交流,或者在社群中发表自己的观点,不再只是潜水。平时多准备一下自我介绍。各种各样的自我介绍,以备自己可以脱口而出,也不会因为自己的自我介绍没有准备好,而阻扰行动。
4、徐洁老师的课程抽时间练起来。之前参加了普通话打卡,对于自己的发音校正有很大的帮助,可以抽时间再学习一轮,加强,希望自己可以练到,与人交流没有歧义,普通话没有明显的错误。
5、故事性思维的继续学习。可以运用快速阅读法。进行快速阅读法,需要增加阅读的速度,增加与人交谈的能力,故事可以写的再丰富,感情语气可以再感人一点。
之前的想法是参加百人白天写作营就想暂时把演讲这件事搁浅,可以好好放个假,在这几次的分享中让我对演讲这件事的重要意识又增加了一层,每天抽半个小时进行练习,继续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