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场刘老师奖励咨询展示观察员
1.咨询师也许知道很多,但是尽可能的不说,因为你说出来的就代表了你的观点,都是你的价值观下的观点,就会很危险。咨询师从开始的不会说到会说到后来的不说是基本功的不断成长进步,好的咨询师可能整场咨询中一句都不说,来访者却被疗愈了。
2.具体化的技术是紧紧贴着来访者,在来访者的脉络中在当时当下的情境中探讨,使来访者有更多更深的思考。
3.重新建构的能力和保持未知好奇的态度,做好水引子就能做好焦点的咨询师。要大量的实操学很多的技术,技术越学越多,道越学越少。
4.有的时候来访者的想法不符合约定俗成的规范与咨询师的价值观是相悖的,这个时候就可能出现了不匹配的现象。可以和他探讨这样做的优劣后果而不是肯定他的做法。咨询师很多时候需要用到的是接纳欣赏和赞美,当然用语言的赞美有时候会直接带出咨询师的观点,如用非言语的动作来代表咨询师的观点,点头微笑加嗯以及沉默,刘老师用到了极致。
5.做孩子的咨询一定要留时间和父母聊一聊,要肯定父母的不容易,看到父母的付出,然后聊一聊在未来父母能不能也做以调整。
6.用具体化打破内化的谎言。很多时候人们会给自己贴个标签,或者被外人贴上标签,当事人自己也就认可了内化了,这时候就要和来访者具体去探讨一下,什么时候没有这种现象?是怎么做到的?什么时候有这种现象?是什么让他会有或者没有这种现象?一步一步具体化让来访者看到原来自己是被贴上了一个大标签,内化的谎言被戳破。
7.这个不舒服给您带来的影响是什么? 对你有什么意义吗?它提醒你了什么呢?如果有可能你希望那个不舒服变成什么样子?您是选择这个还是?是什么让你这样选择呢?怎么一下子就能够做到了呢?接下来当这种现象又出现了的时候,您的内心会有哪些不同?聊到这里,你会有一些什么想法吗?你感觉怎么样?
8.阅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百度一下:还没有准备好就已经步入社会。经历过了很多人、很多事后,希望再见时仍能保留少年人所有的赤子之心。第2场,观察员
1.咨询师老师使用标准的焦点问句,不断的深入探讨来访者的知觉。
2.用角色扮演的方法让咨询师体会来访者的感受,从而得出是不是一定温柔并坚定的遵守设置。
3.当来访者不断的在说的时候咨询师是否要打断来访者结束咨询呢?
4.如何当观察员?大家通过探讨,每个人说出自己对于观察员角色的不同理解,重新学习了刘老师关于观察员的做法的文章,对于观察员的做法,有了更深的理解。观察员不是点评师,不是上位者,而是咨询师的咨询师,是合作者。观察员在和咨询师及来访者进行互动时也要深刻了解焦点的理念,运用焦点的理念做水引子,扰动咨询师和来访者,让他们各自找出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以及如何停留如何调整。当然,观察员也要对咨询师和来访者的优势进行肯定,运用问句让他们做好自我赞美,以提升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