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学校教研组活动恰巧学到了中学语文特级教师程红兵的《课堂是由细节构成的》,感受到了细节会让普通的教育方法焕发生机。联系我们案例组的《变批评为询问》,就让我想到了“教育也是由细节构成的”。
变批评为询问,小小的改变确实是教育的大智慧。师生的关系有对立面转化为平等对话,彰显的是教师对学生的爱。
每日里都与孩子们打交道,日子久了自然会忍不住批评指责,以为这样会立竿见影、“敲山震虎”,哪知道换来的大多都是“我行我素”,更有甚者是“对抗”。这篇好文让我深思,我们的初心是什么?可以肯定绝不是打击孩子的自信心,让其有心理阴影。原来我们的正面意图是让其知错就改,向好发展。好心办坏事,方法不对头就事与愿违……
想起了曾经的学生小沈,他刚转进我班,基础很差,学习习惯也不好。这不,月考刚刚结束,班里的倒数第一。 日里我没少提醒他,希望唤起他的“斗志”,迎头赶上。可是……这下我的火儿全来了,把他叫上讲台,一顿“狂风暴雨”的挖苦和批评……他明亮的眼睛黯淡了,泪水模糊了双眼。我趾高气扬以为教育起效果了,哪知道他开始躲着我,曾经对我的那份热情熄灭了……
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是个孩子。”
我面红耳赤,彻底反思:把他从我的身边推到对立面,是我的初衷吗?静下心来,我邀请他到我的办公室来,坐在我的对面,他显得有些不安;我真诚地向他道歉,不该用犀利的语言伤害他。他的泪水夺眶而出,我和他推心置腹地谈来到新学校的学习生活……终于他的话匣子打开了,细数自己的不易和付出的努力:原来孩子进入新班后,还没有来得及适应生活,就被学习的洪流淹没了,他发现自己门门功课都不计身旁的人,很羞愧。”如何每天进步一点点,提高成绩?”他已经开始行动,在校尽量按时完成作业,刻意减少玩耍时间;第一周周末回家,就主动邀请妈妈辅导语文,同时着手报数学和英语的辅导班,希望少做班级小尾巴……
我误会了,他这么懂事的孩子……
把学生放在心上,从心底里爱每一个孩子,就要从批评方式的转变开始,尊重每一个孩子,坐下来一起谈谈“如何改变不好的现状”,这样的小细节是真正为孩子考虑的,是绝对平等的。
教师,尤其是小学教师更是孩子们心目中的楷模,时时处处模仿、学习的典范,犀利的批评只会带给孩子负面的影响,遇事情先责怪别人,推脱责任。卢梭在《爱弥儿》中告诫我们“不要在教天真无邪的孩子分辨善恶的时候,自己就充当了引诱的魔鬼。”变批评为询问,也是率先垂范,为人师表,培养孩子是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好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