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10日晚,经过前期两天的准备,在安徽财经大学教师丁华军的带领下,“丝路承梦”实践团正式开始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以观察“一带一路”建设为中心,对陕西省西安市的丝路文化对人们日常生活产生的影响进行发掘,开展为期五天的丝绸之路调研活动。以不一样的角度发现,认知丝路精神。
团队成员首先到达了开远门——丝绸之路的起点。开远门建于隋初,隋代称开远门,唐代改名安远门,名为“安远”。开远门作为隋唐长安城墙最北的一座城门,也是隋唐丝绸之路的起点,见证过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虽说现在的破败看不出当时之风采,但也不能磨灭其在隋唐时的功劳。开远门在古代的历史意义重大,所以为了纪念开远门在古丝绸之路上不可替代的作用,西安将原址周边的现当代建筑都以开远门命名。通过在开远门的遗址进行走访以及指导老师的讲解,团队成员感受到了隋长安时期开远门的繁荣盛况。从长安古城开远门作为起点,通过这条丝绸之路,用驼队将中国大批的瓷器、丝绸等运往西域各国及地区,而西域的“胡商”,也通过这条丝路将香料、珠宝、药物等运往长安。当时,只要提起从长安到西域去的里程,大多从开远门计起。抚摸着这座建筑,细细地体会着先人的勇敢与智慧。为了实现国家的繁荣,古人勇于开拓的奉献精神令人钦佩,在当时那个交通欠发达的时代,踏出的这一步更加体现了古人的拼搏精神。而当代的中国有志青年更应该学习古人这种开拓创新、勇于奉献的精神。在生活上,和睦待人,积极做事,稳扎稳打地去拥抱理想;在学习上,不好高骛远,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迈进。
第二天团队成员到达了“丝绸之路群雕”的所在地。1987年是丝绸之路开创2100周年,为了让后人门将古人开创丝绸之路的艰辛壮举铭记于心,历时三年建造出了大型纪念性雕塑,成为古城长安的标志性建筑。丝绸之路群雕刻画的是跋涉于丝绸之路上的一对骆驼商旅,其中有唐人,也有高鼻深目的波斯人,14匹骆驼中夹杂着两匹马和三只狗。虽仅仅刻画了三个长安人、三个波斯人,但却连绵起伏、浑然一体,每个人物细致入微的表情,都高度凝练在了花岗岩上,将丝绸之路上长达一千多年的各国商贸往来的历史高度地概括表现了出来,展示出一支即将前往西域的驼队满载丝绸、瓷器、茶叶等的浩大场景。置身于其中就好像是在阅读一部沧桑丝路的历史。每个人物细致入微的表情,都高度凝练在了花岗岩之上。
最后,在经过2个多小时的排队后团队成员进入到了陕西历史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于1991年6月20日建成开放,是中国第一座拥有现代化设施的大型国家级博物馆。它突出了当初的盛唐风采,馆舍由一组“中央殿堂、四隅崇楼”的仿唐风格建筑群组成。馆舍布局呈“轴线对称,主从有序;中央殿堂,四隅崇楼”的结构特点。进馆后,团队成员纷纷被无数充满着历史文化气息的珍宝所震撼。秦汉之际,西域诸国为了发展经济跟中原进行贸易往来,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的“金怪兽”,反映了陕北地区在汉代就和欧亚大陆有文化的交流。丝绸之路见证物之一的西汉“鎏金铜蚕”,呈昂首吐丝或眠状,制作精美,造型逼真,可见汉代养蚕缫丝业的兴盛。因此西汉丝织品不仅在国内享有盛名,在西亚、中亚和欧洲也相当畅销。这件文物的发现可谓直接再现了“丝绸之路”昔日贸易的繁华。盛世长安则是丝绸之路的黄金时代。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大唐遗宝”展厅内,共展出出土文物精品 300 多件,其中有金银器、各个国家的金银货币。何家村的金银器体现了唐代与世界各国的经济往来。陕西历史博物馆珍藏的精彩绝伦的唐墓壁画和胡俑则见证了中西的文化交往。
除此之外,团队成员在前往西安的丝绸之路遗迹途中走访观察发现,打造新西安的理念似乎已经深入每个西安市民的心中,西安作为丝绸之路的起源地,在沉寂了数年后终于爆发出强烈的生命力,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指导下,发展的越来越迅速,有着进军国际性大都市的潜力与资本。丝绸之路主题青年旅社、丝路主题餐厅、以丝绸之路为特色而建的大唐西市、热闹非凡的回民街…很多关于丝绸之路的产业目前都尚处在起步的阶段,但在他们朝气蓬勃的面孔下却蕴含着古老而优秀的文化气息。他们都各自存在自己的特点,但却有一点他们是相同的:在积极地传承古老文化的同时,他们还不断地进行着改善与创新,希望能将这种具有跨越时间与物质的文化,更好地保存下去,让更多人去喜欢与弘扬丝路文化。通过西安的缩影,我们也能看出现在的中国也是如此,由一点一点小心探索,变成现如今的大刀阔斧改革创新,对内,对外都是以和平稳定发展为前提。中国正在日益繁荣强盛,在国际上的地位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共建“一带一路”是中国所提出的倡议,也是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共同愿望。站在新的起点上,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契机,各个国家间平等协商,兼顾各方利益,反映各方诉求,携手推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大开放、大交流、大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