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3万余字的二十大报告,为青年组工干部,擘画了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体现的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经验智慧,更是为乡村振兴的“航向”照亮前行的“灯光”。
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加速推进农村共同富裕。村集体成员要充分利用集体所有的资源要素、通过合作或联合的方式实现村集体经济共同发展。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强农业、美农村、富农民的重要举措,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稳固党在农村执政根基的重要保障。作为一名青年组工干部,要结合所学,理清所想:一是要促进村党组织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探索发展“党组织+合作社/公司+农户”等新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二是要组织村党组织大力谋划和推进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找准项目,充分发挥村党支部领导作用,组织集体和群众以土地、资金、劳动力等入股,积极吸纳社会资本参股运营。三是要指导村党组织高质量做好进一步巩固扩大村集体“三资”专项整治成果工作,活化集体资金、资产和资源,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一是充分发挥村党组织引领作用,做好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引向纵深,是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步伐的重要“推动力”,是衔接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催化剂”。二是要持续巩固“一案一整治”成果,突出党建引领三治融合。以坚强的党组织战斗堡垒引领带动乡村自治、法治、整治水平,发挥“三馆一院”作风,广泛宣传推广村规民约,弘扬良好家风家训,努力打造良好乡风,文明乡风,构建和谐村屯,平安村屯。
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乡村特色产业的发展对乡村振兴起到了关键性的推动作用。产业是巩固脱贫成果、持续促进农民增收、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发展乡村特色产业一是积极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产业,鼓励数字化产业、地域特色产业、民族文化产业的创建,不断增强产业示范带动效应,推广优秀产业典型,形成具有特色主导产业和一二三产初步融合发展的新格局。二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突出农旅融合的发展理念,打造集生态采摘、旅游观光、农业生产于一体的特色休闲农业,推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