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天气晴好,蓝空如澄,风吹在脸上不似冬日的凛冽,暖暖的,很舒服。朋友打来电话说:“妞儿,春天来了,该换鞋了,走,逛街去。”
猫了一冬,穿了一个冬天的靴子,也确实该换换新装了。商场中,女鞋专柜,新品琳琅满目,平跟的、中跟的、高跟的、粗跟的、细高跟的,尖头的、圆头的……款式应有尽有,看得人眼花缭乱。
朋友拉着我,逛了一家又一家,腿都走软了,终于在一家店里,找到了她心仪的款式。向店员报了鞋码后,朋友拉着我坐了下来,等着店员拿鞋过来试。
店员来得很快,她一边蹲下,取出新鞋,一边递给朋友试脚。朋友穿着新鞋来回走了几趟,发现有些挤脚,便让店员拿大一码。
店员查询库存后,对朋友说没有码了。朋友听后,略显失望。可她实在太喜欢这双鞋了,想着毕竟是新鞋,也不算太挤脚,说不定穿穿就舒服了,便不听劝告,执意买下这双鞋,心满意足地打道回府。
几天后,朋友打电话过来哭诉:“妞儿,我脚废了,上次那双新鞋把我的脚磨得鲜血淋漓的。”我劝说朋友趁早换双鞋,免得再遭罪。她说:“不行,我实在太喜欢这鞋了,哪怕再磨脚我也要穿。”
人总是这样,对于自己在意的人事物,总是难以割舍。每每想到这里,便佩服那个北京大妞王潇。
拜读王潇的《总会过去,总会到来》时,总不住惊叹。惊叹于她的通透,更惊叹于她的魄力。
从打工者到创业者,她一路走来,经历丰富,见识过时代的风浪,站到过人生顶层,也跌入过谷底,一步步成长为一个更好的自己,一个活得精彩的女性。
她经营的品牌《趁早》是专注于女性成长的。创业进入到一定时段,总免不了融资,寻找投资人。恰好,知识付费盛行,自媒体也开始贩卖焦虑。一些普通人在此浪潮的侵蚀下,难免心生焦虑,开始疯狂学习,不愿成为时代的弃儿。
在此风气的带领下,一些重利的商人、自媒体人,以知识付费为名,开始了“割韭菜”。
王潇当时也面临着融资的问题。在一次聚会上,王潇认识了一个投资人,两人相谈甚欢,达成合作意向。但投资人要求需要派人监管,王潇本着良好合作的意识,答应他的要求。
可令王潇没有想到的是,这个监管者并不认同王潇的经营理念,一心借《趁早》,赶上知识付费这拨热潮。王潇虽不认同这个观念,但也没有插手其管理,直到她越来越没有办法认同监管人的理念,也不愿《趁早》改变初衷。
于是,王潇宁可背着800万资金缺口,清退了投资人,将《趁早》扳回正位。这时的王潇有一种壮士断腕的魄力。
其实,王潇本可拿着融资到的钱,过着富豪般的生活,《趁早》会变成啥样,其会员会如何,与她何关?可她认为《趁早》是她一手创立的,聚在这里的一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她不愿意《趁早》变成割韭菜的工具。
考虑良久后,王潇找到投资人退还了投资款,背下了债务危机。或许在很多人看来,王潇此举傻透了,损失了大笔财富。
但对于王潇而言,她虽损失了名利财富,但保住《趁早》这个品牌,保住了初衷。她做这个品牌的初衷却是帮助女性成长。她在意的是人性的温度,是女性破茧而出,做自己的那种向上的力量与温暖,而不是冰冷的数字。
对于一个女性而言,学会丢掉一双不合脚的鞋子,舍弃一切让自己不幸福的东西,做真实的自己,才是真正的成长。
风浪总会过去,将来迟早会来,关注于当下,才是最好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