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当年大学同学评价我去报社兼职,又很快辞职一事时用了“中庸之道”一词。
小侄女这次高考报志愿直到录取也是全家奉行中庸之道的结果。当时大家商定各退一步,双方意见都采纳,第一和第二志愿填外省的医学院,后面的志愿也要听家长们一回,于是填了本市的师大,专业尊重侄女的意思,选了数学和应用数学专业。
毫无悬念,录取分数线一公布,前两个志愿都落空,她分不够,最终她花落本市的师大。这也是我的母校。姑侄同命。
当初同事师姐听说我们家主张侄女报本城师大,她快人快语:“为什么不报外地的大学?别到时候她连买火车票都不会。”我知道她读过新浪微博博友一只特立独行的猫的文章,当初她在本地一所大学和东北一所二本大学间选择,她选择了去东北上大学,入学后她好学上进,因综合素质突出,大三时作为交换生去了北京一所大学,从此自信心大涨,也开启了她的人生外挂模式。
倒不是师姐嫌弃我和她的共同母校,其实,母校的师资和教学水平都不错。博士点和研究所应有尽有。当初如果不是母校想一步到位申请升级为综合性大学,耽搁了由学院升级到大学的进度,母校肯定不会落到其他本地两个地级市师大的后面。我们家也是看重这所大学的专业设置和考研录取比例,才一眼认定这所大学。与其去外市上一所普通的本科院校,不如退而结网,卧薪尝胆,再考研备战。
当初我上大学时,的确听同年级本市一位男同学对我吐槽:“一周回一次家,就像呆在一个大监狱。”我被他的论调惊到下巴,在本市上大学有那么可怕吗?至少我没觉得。当然他毕业后直接去省城工作。而我安之若素,就一直呆在本市一个单位一直没挪窝。我算是同事师姐眼中“放不开”没出息的典型,她当年就直言我为什么在评上高级职称后不去上海的中学发展。这点放到以后的文章中再详细写。
不过,与我同在母校上学的本市同届同学,毕业后先在本市干了几年,后也有去外地发展的。母校五十年校庆时,人家还是优秀毕业生,荣誉校友,在校庆上大放异彩。可见,上了本市的母校,个人人生轨迹各有各的辙印。
小侄女高考后这两月过得丰富多彩,先放松几天后,立即学车。上周还去市科技馆当志愿者,给小朋友讲解,算是提前参加了社会实践。一天都走了两万多步。
可见时代不同,环境不同。本市不再是从前那个安徽的西北利亚,而是已融入长三角的一个交通枢纽城市,我不会担心小侄女的眼界和能力会受到太多的限制。
我这个姑姑也要好好努力,带个好头。不要让小侄女走年轻人走他们深恶痛绝的一眼就望到头的生活,中庸未必就不一定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