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鲜花盛开,国内好消息不断传来:疫情人数不再新增,各大公园对外开放,大中小学生也要正式开学了,我们一直期待的自由相拥的日子仿佛近在眼前了,真的好激动啊!
当然最开心的事莫过于:终于可以户外跑步了。其实3月初,身边就陆续有人开始跑步打卡,只是我一直犹犹豫豫,不敢出门,毕竟宅在家里最安全。3月12日,我终于按捺不住,鼓起勇气,开启了疫情之后,首次户外跑模式。选择植树节这一天,我是想在心中播下2020年继续坚持运动的种子。咋到户外,跑起来还有点头重脚轻,加上心情兴奋,完全乱了节奏,也忘记循序渐进这一茬。一路上不停地想,不要遇到人,不要遇到人,飞快地跑了个10KM,跑完还一阵高兴,体能好像没降多少。
结果第二天,症状开始出现,浑身酸疼,正犹豫是否要户外时,查到天气预报说有雨,内心一阵窃喜,不用户外跑步了,继续室内;第三天,浑身还疼,但天气晴朗,不出去好像有点过不去,干脆跑跑走走,呼吸下新鲜空气吧;第四天,3月15日,原本今年金马的日子,总得跑个13.14KM来点仪式感吧!路上遇到志平姐,她劝我一起跑个半马,吓得我逃跑了。
疫情之前,跑个10KM,跑进5分配,跑个半马,感觉跟玩似的;疫情之后,跑个10KM,感觉要命似的;使出洪荒之力,也只能跑个6分配;跑半马,暂时还是甭提了吧!你说,疫情前后只不过42天,变化怎么这么大呢?细细想来,经过疫情,我们不仅仅是外表胖瘦,体能强弱这一点点的区别,我们的内心也在微妙地发生着变化。
首先,认知的改变。经过疫情,我们值得庆幸的是自己还活着,往后我们更应该好好地活着。对于跑步,我们应以健康为目的,一定要讲究科学。平时以健康跑、养生跑为主,偶尔跑一两次速度,刺激下心肺,就足够了。毕竟我们只是业余的跑步爱好者,不能像专业运动员一样地去训练。运动中还一定要合理安排跑休,注意劳逸结合。一台机器,都不能一直保持高速运转,需要停下来保养,何况我们人呢?
有了这样的认知,如今跑2-3天,我就会主动安排一次休息。休息时换一种轻度的运动,比如:健走,比如:骑行。通过变化,我渐渐感受到:交叉运动,不仅让大脑和身体得到放松,而且能带来更多的新鲜感。
其次,心态的改变。在跑圈中生存,有时候我们难免会跟别人作比较。有的跑友跑龄不长,一上路,速度就比你快;也有的跑友年龄比你大,速度还是比你快;我们拼命努力,总想有一天也能达到同样的高度,满足下自己的虚荣心。殊不知,人跟人是有差异的,有些是天生注定的。所以,不要盲目跟别人攀比。
疫情之后,我的心态变了。我觉得能跑的每一天就很幸福,速度不是最重要的。况且没有核心力量的支撑,盲目跑速度,很容易受伤,最终吃亏的只能是自己。这也是我长跑以来,心态逐渐走向成熟的标志。
最后,注意力的转移。疫情让我们认识到:生活中不只有跑步。如果说跑步是我喜欢的一种运动,我同样可以培养其它的运动,比如:跳绳、健身、骑行等等;如果说跑步是我的一项爱好,我也同样可以培养其它的爱好,比如:读书、厨艺、收纳等等;这些习惯的养成,可以参照跑步的方法,日积月累,循序渐进,不断重复。因为任何习惯,只要重复次数足够多,最终都会变成自动化的行为。
所以今年,我的注意力不只在跑步,还有健身,读书,厨艺等;跑步算是我培养习惯的起点;而健身能起到辅助锻炼的效果;读书能让我每天获得新知;厨艺也能让我掌握一些生活技能;每一项活动都有它的益处。如果我们能做好一件小事,就有信心开启另一件小事。
疫情之后,虽然我们体能,速度大不如前,表面上变弱了,但我相信,经过冠状病毒的考验,我们的内心一定变得更强大了。你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