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正论:遵循发展之道,创新编修《老街》卷
4、人民为本 直录全新内容
其二,载录以改造自然、发展生产为天职者。
《老街》卷首序中有两段文字,一:“唐元和四年(809年),湖州刺史范传正奉旨疏浚平望至吴县的官河,遣村官黎逢吉至梨花里整理河道,开辟道路,百姓感其恩德,为纪念之,遂改梨花里名黎里,穿村而过的河道也谓黎川。”此是为官造福一方的史笔直书;二:“自明清起,黎里属粮食交易市埠,商旅汇聚,舟楫塞港,‘镇之东栅,每日黎明,乡人咸集,百货贸易,而米及油饼尤多(徐达源《黎里志》)’。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黎里老街格局已成,黎川岸畔,街舍森蔚,厅廊栉比,商铺林立,行人摩肩,熙来攘往。”此是民众创造历史的烘衬叙写。
第二章第二节介绍河埠:“单落水河埠,称‘木鱼河桥’,分为外凸式和内凹式,根据河面宽窄设计,一般宽3尺左右,7~9级石阶,远远看去,就象八字的那一撇或一捺,斜斜地插进水面;若遇单落水河埠石阶超过10级的,设计者会因地制宜地设个中间平台以舒缓步频,或造成来复式石阶以减少空间占有。”工匠们方便里人的精妙设计,仁心感人,匠心独具;“悬挑式河埠最为简便,只在石驳岸边上横插5~7块条石。也有将几种形式组合起来的构筑复杂的河埠,先安排淌水式石阶3~4级,再安排外八字式的双落水,这种‘内淌水外双落水’式的河埠,都修建在较高的河岸上;若街面很高且狭窄,为避免淌水石阶过多,致使产生危险和占据街路妨碍交通,就先筑成内凹式的倒‘八’字,再接外凸式的正‘八’字双落水。”简单者看似唾手可得实乃巧夺天工,复杂者于精心设计中凸显全面规划以照顾多方利益的宏观思维。
第二章第三节介绍缆船石:“缆船石最实用的功能是系缆,再就是测量水位,预报水灾。……驳岸上的缆船石距离路面总在40~80厘米,这是基本的定式。有的缆船石会出现例外,安置得特别高,为的是警报水位。水位的升降,牵连农事的丰歉,维系百姓的喜怒哀乐,所以百姓称之为‘忧欢石’。黎里老街中心北岸,有一颗雕刻葫芦吐蝙蝠图案的高1.3尺的缆船石(一般缆船石为1~1.2尺高),即具有警示水涝的作用。”忧欢石,缆船石的俗称中寄寓百姓对年景丰欠刻骨铭心的关切,此等关切心情将转化为提升农业生产力水平、推动社会向物质富裕、生态景气方向发展的不竭动力。
【注】图片来自《黎里镇志》,如侵联删。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