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上次晋升答辩完,当得知失败未通过时,心情多少是受到了干扰,虽然满脸笑容对别人也对自己说着没事,下次继续努力,但心底的难过还是不断弥漫。
难过归难过,但难过后,还是要去面对如何解决问题,修正迭代,能够进阶而不是做一个怨妇至此停滞不前。做自我的改变是痛苦和漫长的,要克服的东西太多,改变的太多,你不再呆在一个舒适区,还要克服强大的惰性,自律必然是违背人性的,人性又天生是懒惰的。
但总是要往前走一步的,换句话说,人不会和收入过不去,而晋升又是直接提收入的路径之一。所以改变是必然,为改变建立一个迭代框架,才惊觉我自己已经退步这么多,不思进取良久。
态度是前戏,总会听到有人抱怨,xxx评委总是针对我,有xxx内幕,xxxx就是个傻逼等等,如果抱着这样的想法,一定下一次的晋升还是完蛋,多数人的职场生涯进阶,但凡将所有的失利归结于外部因素的,直接阻断了自己质变的通路。一部分客观因素作为有时候不可抗拒的一个变量因子,带来的干扰我们固然承认其存在并且不可抗力,但多数时候主观成分才是真正重要的施力因子而直接决定了结果。
我刚知道自己失败的时候,第一个冒出来的念头竟然也是我是不是得罪了其中哪个评委。然后为自己的这个想法汗颜,我竟然也开始直接为自己找可被谅解的自我安慰了。快速的抛弃这种念头,调整心态,定位于自身,从自身寻求捣乱分子并逐步拆解寻求解决之道,才是正确的前戏铺垫。
前戏做好,就要切正题:复盘整个失利过程的关键点。
* 材料是否准备“好”
前期积累
好的材料一定不是临阵磨枪想出来、凑出来的,而是平时的积累,在项目中的沉淀和总结。是一种闭环链条的不断循环积累:被动承接项目或主动探索项目时的思考、规划、落地、复盘、分享。为材料提供种子,积攒的种子越多,可筛选性就越强,成活率就越高。
对照自己,连及格分都达不到,到了写材料时候苦思冥想,一度出现竟然无材料觉得可写的局面,即使绞尽脑汁寻摸出可被写进来的case后,也是灵感枯竭,不知道从何而写,如何延伸思路,写出个干货的花儿来,一片干巴和拼凑。
这样的状态又会负向作用到情绪上,带来更多焦虑感,不满感,逃避感,甚至影响手头进行中的工作,产生价值弱化,恶性循环。但只要做好了前期积累沉淀,这时候要做的只是筛选过滤,找到最亮眼的case进行延展阐述即可。
中期打磨
有了种子,剩下的就是如何繁殖它,让它有故事性的生长,直到开花结果。
不着急立马去写个ppt,更不着急这个ppt长得好看不好看。先构建框架和关键点,材料结构逃不脱的7个要素:背景分析、问题定位、解决思路、方案设计、落地实施、实施效果、总结与应用扩展。围绕着7个要素思考好大纲,每个环节的重点切入点,然后去做延展,去讲一个故事,故事的顺序、逻辑、包袱设计好。框架起好了,即使ppt丑,都不会影响你该发的光芒。
反观自己,绞尽脑汁好不容易选了下种子,上来就去写,思考不够,框架不建,本末倒置,浪费时间,还得返工重构。这是非常严重的问题,是平时思维惰性引发的结果,而且难以聚焦重点,也许也能看起来枝繁叶茂就是不开关键的花结关键的果。
后期升华
这个升华让材料变的饱满充实,让果实沉甸甸,看起来秀色可餐。
高度广度的升华,所有的事情如果细细思考起来,都是能和公司、业务的战略方向耦合的,或者更直接的,和业务的KPI的挂钩,找到它们的连接点,这个点可能不是直接连接,都没关系,你可以选用合理的结构、层级等来表达出来他们的关联性。别忘记行业的思考,竞品的思考,扩展应用的思考等,你可以择其一而写也可以雨露均沾。收尾扣题,你所负责方向的下一步规划,想要构建的理想国等。
形式的升华,你可以好好改你的ppt样子了。
* 是否讲“好”
写出来,写得好只是成功了一半,当众讲出来且讲得好你才和成功行了个贴面礼。演讲不是高高在上,它是一个技能,一个职场上必备的基础技能之一。
模拟演练是重要的一环,很多时候我们容易眼高手低,材料写好了,我们认为我们就能顺利讲出来,其实不然,很多人拿着个好材料讲成了干巴货,别让它折损在没讲好上。自己給自己讲,去串词,想包袱,写下来,再到脱稿。然后去給比自己高级别的团队内或团队外的同事讲,听听他们的意见,再去润色自己的串词。你要讲的是不做你这块工作内容的也能比较顺利的明白,听出意思来,听的觉得你做的确实不错,才算准备到位。
而从准备材料到训练自己讲好,这些都需要时间,不打无准备之仗,前置性的充分准备,才会给你翻到赢的筹码。
自然,我的前期积累存在问题,加上拖延症带来的临阵磨枪,环环相扣,导致上了战场,评委便能够快速的炸出来虚实。
* 是否回答“好”
即使有了好材料,模拟演讲也练习了很多遍,看起来都不错了,也要无比重视回答问题环节。前面两项在一些高手指导下都是可以暂时性取得光环的。但如果你平日真的不注重思考,不强化自己,混日子,不务实等等,回答问题环节被剥去看起来光鲜的外衣暴露于真材实料下,那真是没有遮羞布的。水平高低,立见分晓。
表达上要善于运用“总分总”结构,先亮明核心观点,用2-3个论据支撑,最后总结收尾,避免逻辑混乱,过于发散。
我在答辩失利后,拿到了我回答问题环节的评价:思考深度不够。所以临阵磨枪解决不了你在临时问题上的思辨能力。这便考验了真功夫了。
日常素材积累和自我训练是唯一可突破此关口的路径。自我训练侧重于全局观、思考性、逻辑性、聚焦性。除此外,自信的气质、清晰的吐字、合适的语速都是需要去有意识培养的。
你对一件事情的在乎程度决定了你会为此付出的意愿,自然,我在乎晋升的结果,于是迫使自己重新调整出发,并最终拿到了自己想要的结果。若无上次的失利,我可能还不能积极的去正视自己的退步,对于所做的顺风顺水顺手的业务不能安居思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