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耳的忠言不是使人进步的良药吗?小时候一直都被教育的是: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的呀。但是,试问一下自己,是爱听别人夸你,还是挑你刺儿呢?
你心中自有答案。
昨天和朋友家的小孩有过小段时间的交流,感触颇深。很久未见,一开始我一直在夸小朋友,但是相处了一会,感觉到这位小朋友脾气有些倔,对于自己认定的事情很固执,听不进别人的言论,有些地方我不认同,希望告诉她我认为她这样做可能会更好,但没有注意用哄的口气,或者去引导她自己想,就直接告诉她这么做可不好哟,你这样做的话别人会不开心的喔……之类的话,结果小朋友就开始怼我了,走的时候,还哇哇大哭起来,并且说:最讨厌我了。
我开启了反思模式,小朋友内心不成熟,不强大,受不了直接的批评和指责,希望被看见,引起父母以及周围人的注意,尤其是女孩子需要爱意笼罩和宠爱,当被说的时候,会使劲反击对方以维护自己,甚至会动手打人张口骂人,这倒是也很正常。家长在此时,也会无奈地向朋友说声抱歉。
其实,很多成年人也是如此,当受到别人的批评或者意见相左时,会通过提高音量,使劲找理由辩解,开启防御模式,甚至引起了对方的怒火,开始互怼起来。这种场景在开会、答疑、公开演讲,当然还有各种论坛上都屡见不鲜。
现代人生活压力大,找不到存在感和自信心,且很多人也都很玻璃心,并且人的本性还是爱听好听的话,悦耳的话,让自己舒服的话,无端的批评和指责自然是不可以接受的,但是有时候连符合主流价值观的事情也不能接受,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态度,对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看法。理念不合的事情太常见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很多气质相投的人,或者说同频共振的人就聚集在一起,互相欣赏互相理解和成长。
为了避免尴尬或者冲突,很多人选择了提高自己的情商,说别人爱听的却可能有点儿违心的话,一方面获得了对方的喜爱,另一方面也为自己避免了很多麻烦。
我们都承认说话是一门艺术,我们承认包着糖衣的炮弹虽然本质上还是炮弹。
但是它易于被接受,只有被接受了,才有下一步被听进去的可能。虽然人间真实,我们很多时候已经活得不那么真实了,很多场合都充满着社交礼仪、职业假笑,套路满满的深情和虚假充满目的的体贴与喜欢。
小时候,说好听话的孩子是受到大人喜欢的,嘴巴甜的孩子也会有糖吃。当尝到甜头之后,就形成了路径依赖,这招好使呀!继续用着吧!可惜,我小时候是个嘴不甜,还经常人间清醒和真实的小孩。
前些年开始,很多“夸夸群”建立起来,大家在群里互夸,狠狠地说些彩虹屁的话。举一些例子给大家感受一下:
- 这样的美貌是真实存在的吗?
- 天呐,每一帧都如此令人心动,从头发到脚都是洋溢着完美。今天也为XXX哭泣了。XXX的美貌在我心里收藏。
- 呀,这种程度的颜值真的合理吗。你真是个让人心空的外貌拥有者啊。XXX又在持靓行凶了。即使是后脑勺也是惊人的美貌啊!
这么说话也挺有意思的,夸人当然要夸得具体和生动,最好五感都用上,细节是魔鬼,找到别人无法发现的闪光点是帮助他人重拾自信的善举,说话不要尖酸刻薄和故意找茬怼人是积口德,毒舌评论家是会给人造成心理阴影和伤害的。
但是,你也无法控制别人对你说出什么样的话,只能让自己尽量负面情绪的制造者,想灌情绪垃圾给你的人,并且不断强大自己的内心世界,不要那么玻璃心和脆弱,以及活在别人的眼光和评论中,那么容易就被道德绑架或者是被不良情绪影响。
愿你心中有梦,眼中有光,能一直朝着广袤的大地和无边的海洋!
PS:为了向被我惹哭的小朋友表达一下歉意,给她送了一份小小的心意!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