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初中一年级的全区心理健康教育公开课上,老师让孩子们画出自己老师最显著的特点,让别人猜猜画的是哪位老师。到了展示环节,有一个孩子的作品上写了一句话“我抠你眼珠子”,全班同学异口同声说出了老师的名字,因为这句话是那位老师的“名言”。至此,课堂充满笑声,讲课老师一带而过,进入下一个环节。
不曾想,下一环节中“我抠你眼珠子”这句话又被提及,一个男生用很大的声音,清晰的表达出来自己最不喜欢老师说的就是这句话。此刻,我想不光是讲课老师紧张,我们听课的老师也会“出冷汗”,这句如此刺耳的话,躲不开了。不处理不行,处理不好更不行。
讲课的老师巧妙的引导孩子们进行了“角色转换”的小游戏,邀请孩子们扮演那位老师和老师的母亲,儿子,妻子,领导,这些人把那个男生扮演的“抠眼老师”围在中间,同时大声的向中间的“抠眼老师”提出自己看似很合理的要求,这些要求密不透风喋喋不休的围着他,一会的功夫,那个围在中间的“抠眼老师”就受不了了,这时,讲课老师问了他一句:“如果在这种情况下,你的学生不好好学习,违反纪律,屡教不改,你可能会说什么?”那个男孩一下子脱口而出:“我抠你眼珠子!”课堂上再次爆发笑声,但是那笑声已经和之前的不一样了。孩子们走入了老师的内心,设身处地体会到了老师的角色。
接下来,讲课老师继续引导孩子们觉察自己是“不喜欢某老师这个人“还是不喜欢某老师某句话或者某个行为”,课堂继续步入正轨。我不由得对讲课老师的处理竖起大拇指。
课后研讨环节,大家最关心的问题就是那句话讲课老师事先知道吗?这是提前“预设”的,还是课堂生成的?原来这句话是讲课老师根本不知情的情况下出现的,而且当时很多孩子都提及这句话,完全“躲不开”了。不得不临时调整环节,处理这句话,至此,我们更加佩服老师的课堂智慧,而这样精彩的课堂,真实的课堂,才是孩子们需要的,才是我们听课老师需要的,才是教育真正需要的。
“我抠你眼珠子”,一句如此刺耳的话,在这堂课上,被讲课老师巧妙化解,不再是对孩子们的伤害,而成了那位老师的“特色”,我们除了感叹讲课老师驾驭课堂的能力,还要反思的东西太多了——语言暴力对孩子的负面影响,师生关系的营造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