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不喜欢被人指责?
早上5点多起来,简单家务、跑步、买菜,然后回家做早餐,喊儿子起床、喊儿子读书、喊儿子作业。
老公的房间静悄悄,等到我把午饭都做好后,时间的指针妥妥的走到了10点半,老公房间才有动静,起床了。
这个时候,女主的内心会不会有情绪?会,但是情绪抽离的很快。
话到嘴边的指责,还是咽到了肚子里。
说出来可能会伤到彼此的话,就不说吧。
男主睡得心满意足地跑到厨房端出我煮好的粥,坐在我电脑的对面,乐滋滋吃了起来。
我庆幸没有把指责的语言说出口:你就不能早点回来吗?熬夜对身体好吗?生病了谁管你,早上这么宝贵的时间就睡睡觉?……………………
曾几何起,我开始学会好好说话了。
写了500多篇觉察日记后,我开始学会好好说话,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
对待身边的人,家人,亲人,我们常常会表现真实的自己,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怎么说就怎么说,说完摔门而出也有过,砰的挂断电话也发生过。不会顾忌对方的感受,自己说的爽快才是关键。
而往往这样的表达,常常会两败俱伤。每个人,哪怕是七八岁的孩童也喜欢听好听的话。
难道对方的缺点、不足,就不说了吗?
其实,说话还真的有秘密。刻意训练后,改变自己的表达模式,我认为我是有进步的。那些鸡汤一样的软文,应该跟孩子说的100句语言,刻意模仿训练,就真的会成为自己的语言模式。
但是要改正自己30多年的语言模式,真的需要足够的耐心和训练。
现在大多数时候,我都是能心平气和的和老公、孩子、小朋友去表达,多看优点,心情自然就好很多,表达的语言才会充满了爱和平和。
每个周六日老公都会睡到10点醒来,周五都会凌晨回家,对于这样的情况,其实是会生气,但是我们没有能力去改变的时候,就多去想对方的优点。平时因为要接送孩子,每天都早早起床,还要为我们做晚饭,有时还为我分担采购和家务,当看到了这么多优点的时候,心中的一点点埋怨就消失了,坦然接受这些。
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我认为早睡早起身体好,好好利用早上的宝贵时间,可是我不能把我的想法强加给成人,我能做的是影响,影响他们。
而对于孩子,尤其是自己的孩子,正值青春期的时候,我感觉我孩子的青春期来的有点早。才5年级的孩子,对父母说话的口气辨识度特别高,有时候我的话语刚出口,我自己都没有觉察出我话语中的情绪,我的孩子已经觉得不舒服,他会像老虎一样反击我。好在,我意识到表达方式不受孩子喜欢,有时会俏皮的迂回,妈妈刚才有点着急,顺势拍一下孩子肩膀,孩子的防御系统马上解散,立马剥个热腾腾的鸡蛋塞我嘴里,母子之间的气氛立马又和谐起来。
好好说话真的特别重要。比如,这段时间儿子作文成绩每次都是98分,连续5次,看书的劲道也是出奇的积极,三五天看完一本书。为了表达我的满意度,我说:儿子,你是怎么做到的?连续几次都是98分,看书的速度还那么快,关键你看完后书中的人物都记得非常清楚,你是如何做到的。还有,你看的有几本书真的很深奥,你睡着的时候我翻看几页,觉得书的内容真的很深很哲学,你怎么都能看明白,腻害!
我看到他得意的小表情一闪而过,但是他仍然故作镇定,而后孩子看书、写文的劲道更加足。
学了很多,知道很多,即使这样,我还是常常无法控制自己情绪,尤其在焦躁的早晨,我会扯几嗓子骂儿子。还不要起来?还来得及读读英语吗?你看你.......
这样的表达模式是不是很熟悉?
孩子会喜欢听,并乖乖听吗?效果未必惊人。很可能这一天早上孩子就气呼呼的出门上学去了。
有的时候,我就会这样说:儿子,你看你看书那么认真,专注,不要妈妈操心,如果你读经典读英语,也能这样该多好。肯定孩子的同时,提出我的期待。
孩子真的会第二天就做的很好吗,肯定不会的。
温柔而坚持吧。对于青少年,我们权威型父母是无法和孩子建立良好关系的。不如,信任他,认可他,滋养他,鼓励他,赞赏他。
儿子说,我又不要你管,我本来就做的很好。好吧,这个时候,我放下妈妈的标准,让儿子自己去分配时间。
好好说话,我真的收获很多,尽可能去滋养他人。老公越来越愿意为我和孩子服务,用心烹制可口饭菜,能主动做一些家务。真的为我分担了很多。是啊,家务其实并不是为我做,但是不能这样说:家务是我一个人的事情吗,都是帮我做的吗。
假如这样说,关系就再次破坏了。
通常我开始这样说:谢谢为我分担这么多事,我真的家务琐事越来越轻松。
很多朋友会说,这样活着不累吗。在之前很多年,用直接的表达方式,没有换取到我要的结果。现在我换了表达方式,老公,儿子更加负责任,省心。到底谁赚翻了呢。
现世安稳,岁月静好。
此刻,我可以写写内心独白,从家务中挣脱出来,我就是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