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会讨论意识更重要还是方法更重要,两者孰轻孰重真分不清楚,重要的是,有无和先后问题。我的认识是:意识是引子,是工作的指导方针;方法是工具,是工作的落地措施。有意识无方法,如同空中楼阁;无意识有方法,培训不可能有效;意识类与方法类培训如何合理编排、整合才是王道。
意识与方法究竟如何区分,我举一个学习的例子。意识是什么:我愿意学习,这个人是一个非常上进好学的职员,这个是具备学习意识;我知道如何去学习:向标杆学,向上级学,向同事学,向书本学,并且懂得如何制定学习计划:合理安排内容、时间、形式等,这是方法问题,具备学习能力。
各位培训经理们、培训负责人们需要注意了,我们应该搞清楚自己的团队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培训,有些人员意识层面都没有跟上,就做方法的培训,显然会徒劳无功。究竟怎么解决这个意识问题:请外面的讲师或者机构讲,比方缺乏责任心、执行意识、消极怠工,这些基本都属于意识范畴;做意识方面的培训就像吃补药,吃了无害,多吃无益,不吃感觉不怎么健康。不过负责人们需要注意两种情况:正确判断团队问题是否真是意识问题,还是由于方法导致的不会做,并非不想做。除了培训方面还有三个措施就是:1、宣贯和打造文化:整个公司渲染成企业需要员工具备的意识氛围,不管是标语、状态、会议等坚持长期宣贯;2、团队成员肃清:好的团队不会有太差的员工,因为这个团队经过不断的人员调整和优化,才能换来纯洁的队伍,就如我党一样,持续在进行人员的调整是一样的道理;3、加强入司把关:选人的时候就应该选择具备相关意识,最少基础相对好一点,本质不坏,具备上进行的。意识层面的培训很难马上见效,人员选择是关键。
方法类培训:有工具、表格、手册等,这类培训一定要建立在团队具备一定的意识基础之上。整个团队乌烟瘴气,没有目标感,平常都不定目标;你直接跟他讲目标计划管理的表格,这个效果肯定不好。比方说管理工具,工具很多,都是经过大师们,大企业们研究、实践、总结的精华。可我们发现学来学去基本没几个发挥功效,主要原因是都没有实施这个工具的大坏境,第一责任人你都不推进这个工具,不持之以恒的使用这个工具。员工的方法和技能基本提升无望,因为管理贵在坚持。尤其很多小企业,说大企业那一套不适合,本质问题不是适不适合,是你的基础还太差,还没到做这种类型提升的时候。
我为什么觉得最好的方式是意识与方法结合培训提升:现在的企业注重培训越来越多,队伍的意识层面逐渐改观,但又缺乏方法。我们培训很长一段时间,应该是这样一种组合拳。以培训的意识和观念作为导入,达成一种理论层面、思维层面、精神层面的共识;在以方法和工具为主导开展培训,教会他们如何去做。为什么都渴望干货了,干货更多是方法、工具,这也证明了一种趋势。那作为企业的培训推进的负责人,你要做的就是梳理出问题,坚持围绕几种工具做文章,不要今天学中国,明天学美国,后天学英国,管理措施太多了,应该选准几个适合我们的方法。
作为企业,必须在不断强化意识的同时,坚持推进方法与工具才会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