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用描述性赞赏肯定孩子
周末的早晨,和暖的阳光透过玻璃温柔地照进来。两个小家伙穿个背心在书房闹腾,满地的玩具让我连落脚之地都没有。他们的书包扔在客厅的沙发上,昨晚喝的奶瓶摆在茶几上,到处都乱糟糟。从起床到中午,我连坐下来喘口气的功夫都没有,一直忙着各样家务。直到阳台上晾满了衣服、地板上、桌子上的杂物清理干净,我才有空招呼两个小家伙写作业。结果他们玩得乐此不彼,根本无视我的“召唤”,发了一阵“河东狮吼”的功力,也不见效,索性不管了。郁闷至极!下午发生的一件小事如一阵清风吹走了我的坏情绪。
二宝:
他拿起恐龙拼图,刚拼了几块,就陷入僵局。突然他对上了两只恐龙的尾巴,紧接着势如破竹,根据颜色拼出了其中一只大恐龙的身体,四肢、头部。剩下的拼块越来越少,他的速度越来越快,逐渐拼出了整幅图。这是他第一次基本独立地拼出全图。
妈妈:
看到二宝陷入僵局后,我试图指导他,让他先拼四个角。但他并没有按照我的提示进行。而是对上了其中两只恐龙的尾巴。再根据颜色选取拼块拼出了大恐龙,看到这里我欣喜万分,赶紧用手压住他已经拼好的部分,让他能够更好地对上剩下的图案。只是在拼恐龙的头部时,我提醒他转动方向,其余都是他自己独立拼出来的。
当他完成的那一刻,我兴奋地说道:“拼出来了,太好了”并和他击掌庆贺。他的脸上也露出了自豪的笑容。我太兴奋了,前些日子曾经因为他拼不出而大声地斥责过他,弄得每次都不欢而散。现在他自己拼出来了,我像个孩子般又接连几次和他击掌,并发出夸张的喊声。但我发现他的表情有了些许不适的变化。接下来的事情验证了我的观察。
拒绝再拼一次
我想让他趁热打铁,再练一次,但他果断地拒绝了。我意识到问题出在我这里。我的过分赞赏给孩子带来了压力,带来了焦虑——“我这次拼好了,下次拼不出来怎么办?“
但是拼块已经被再次打乱,我只好勉强他说:“你把它拼出来,妈妈就把它收拾了,咱们不拼了。”他不情愿地拼出了一排,就陷入拼不出来的焦躁中。要求我和他一起拼,我拼了几块后鼓励他:“妈妈记得你刚才先对上了两只小恐龙的尾巴,然后根据颜色拼出了大恐龙。”鼓励之后,他的状态好了一些。
不正确的赞赏方法不仅起不到作用,反而起到负作用。通常我们会对孩子脱口而出:“你太棒了!你真厉害!”这是终结性评价,而不是事实。最好的赞赏是说事实而非评价。像我在这件事中的表现的确是发自肺腑地赞赏我的孩子,但也没有达到应有的目的,让他喜欢拼图,更好地练习拼图。反而让他拒绝练习。
正确的方法是使用描述性赞赏法:
1、描述你所看见的
2、描述你的感受
3、把孩子值得赞赏的行为总结为一个词。
在这件事中,我可以不必压抑自己的感情,因为我的确太高兴了。如果在第一反应后再加上描述性赞赏,结果一定是截然不同的。
“你对上了两只小恐龙的尾巴,又根据颜色选择拼块,仔细地把剩下的拼块和图案对上。你找到了拼图的方法。”这样说了之后,我想孩子应该不会拒绝我让他再练一次的要求。因为当用“描述”表达你对孩子的赞赏时,孩子的注意力就集中在怎样做更好的层面,而不是结果,他会重复不停地努力去做这件事。
大宝:
一旁做手工的大宝被我们的击掌声吸引过来,要和弟弟比赛。而我知道他的拼图水平远远在弟弟之上,于是告诉他说:”弟弟现在还不能和你比赛。“被我拒绝的他很不高兴地坐在了沙发上。我突然想到从来没有像表扬弟弟般夸张地肯定过大宝的拼图技艺。或许他请求拼图,只是想得到我那样夸张的待遇。自然我也经常用描述性赞赏法肯定他,比如他刚才在纸上画了一个娃娃并用剪刀剪下来,很有创意地画了个猫脸。我用描述法说道:“这是他的胳膊、这是他的腿。”但只是因为知道这个办法,例行公事般使用了,感情要淡漠很多。
虽然他俩是双胞胎,但一直以来都是二宝的学习能力不如哥哥,所以我的关注点总是他。他的小小进步都令我欣喜若狂,相反一直优秀的大宝却被我忽略了。以后我不但要多多肯定他,而且要像这次对待二宝一样夸张地表扬他。积累这种成功的情绪体验对他的性格完善很重要。
孩子是夸出来的,所以我们看到孩子做得好的方面一定要及时肯定。表扬更需要讲究技巧,我们表扬的目的是让孩子更自信自立!我庆幸我觉察出了自己的问题所在。纵然我和孩子的成长中还有很多不足,但只要有进步就肯定一下,我想我会积蓄更多前行的力量。
后续:隔天中午我用描述性赞赏法,二宝一连拼了四幅拼图。而且是带着喜悦的心情主动要求的。
如果想更多了解描述性赞赏法,请阅读《如何说 孩子才肯听 怎么听 孩子才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