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的第二天,被自己的重感冒折腾到夜不能安,处处求存在感,求安慰,最后还是转向小记。
跨年那晚,想把这篇小记写下来,打开电脑再合上,再打开,再合上,反反复复十几分钟,等到了“新年快乐”,就躺在妈妈身边安静地睡了过去。
说来也对,我挂念着的人,都在身边,不在身边的,都通过不同的方式让我感知了他们的存在。
上小学的时候,受限于教学套路的老师们总让孩子们在新学期开始的时候写个《新学期,新打算》,我记得我总是无从下笔,因为新打算是建立在旧总结的基础上的,没有反思,何来奋进?
于是我们养成了夸夸其谈的毛病,总是把希望寄托在新的开始上,重复昨天的错误却不自知,原地踏步还满心欢喜。
我到二十几岁才明白,人需要阶段性地对自己进行反省和总结,反省之时,那些求而不得,悔而不改,错而不悔就会鲜活地跳出来,让我们重新选择。而新的打算,一定是建立在总结的基础上,也一定不是套路式的敷衍。
2016的新年是在热闹的晚会上度过的,我被高兴、担忧等各种各样复杂的情绪裹挟着,再和着唱歌跳舞后的疲惫感睡去,没做梦,猝不及防地迎来了新一年。
在反反复复地求证一些事的时候自我伤害,每次都会在梦里大哭,再醒来,颓然坐在床上,竖起耳朵警觉着角落里传来的各种各样的声音,好在不信鬼神,好在困倦战胜恐惧,神经质地坐一会儿后又睡去。这些都是我不愿说给别人听的话,说好听点是我一直有些内核,不愿自己努力撑起的自愈能力坍塌于微不足道的事情,或者坍塌了我依然能靠内力重铸,一年之后的现在想来,我比起去年是更进步了一点的,我开始学会服软,寻求帮助,少了很多颓然惊醒的夜晚。
很多人不理解我,明明知道对一些求而不得的事无能为力,还是要一次又一次撞南墙般地求证,可这就是我啊,我该怎么样变成一个不动声色的大人?把受到的委屈一声不吭全部咽下去?
我上小学的时候,每到新年,老师们总会在自己的班级里组织联欢晚会,会要求家长给自己的孩子买零食,我妈妈宠溺我,很多次联欢会上,我拿的零食是小朋友们中间最多的。可我现在想起来还会汗颜的是,我不会分享,我的概念里没有要把零食分出来给小朋友的想法,当然也没有和小朋友交换零食的想法,于是,新年联欢会上的妈妈给我买的零食,我总会剩很多再拿回家去。上大学之后,我过起宿舍的集体生活,给自己倒了水之后从来不会问寝室的姑娘们喝不喝水,却总是受别人的照顾,才开始明白自己身上巨大的隐患,才开始学着发现和改正,刻意追求一些细节,强行地培养了很多好的习惯。
感谢命运,仍然眷顾我,赐我一颗明亮的心;感谢生活,在每个细节中教会我真善美。
于是偶尔观察和思考独生子女群体的性格和习惯上的统一弊端,我们习惯了父母亲倾尽全力地付出,习惯了所有的注意力在我们身上,不习惯分享,不理解忍让,在很多时候,我们骄傲、偏执、不妥协,碰过很多次南墙,每次疼到掉眼泪的时候,才开始学着磨平棱角,学着适应这个世界的游戏规则。我一直不同意“磨平棱角是圆滑”这样的说法,在我看来,磨平棱角,避免了他人带给我们的伤害,也避免了我们带给他人的伤害,是让我们变得温和坚韧,不慌不忙。
小学四年级,我们从二中家属院搬到建设东路的楼房里,那年寒假,我没有交到新朋友,家里没有有线电视,于是我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我们家两书柜的书上,很多书都是妈妈大学时候的课本(我妈妈大学专业是汉语言文学),于是我在看懂又看不懂的浑浑噩噩里读完了妈妈所有的《民间文学》读本,直到现在,还能清晰地记起一些民间文学故事,完整复述时,还记得穿着绿色的毛裤,坐在阳光里,不懂装懂的小小年纪的我。
上班的一年里,我写了一些小记,刚开始也是出于某种寄托,后来就变成了习惯,情绪会随着不断蹦出来的字儿慢慢平稳,也带给别人了一些共鸣和温暖,这样就足够了。我试过很多次投稿,总被刷下来,总结自己功底不厚的同时总觉得我们都太浮躁了,缺了点读懂别人的耐心和能力,也罢,生活压力这么大,没有精力一读再读去体会字里行间的晦涩和隐忍。
我没有老套的新打算,因为我们永远没办法预知未来,只是我希望向前走的时候,我能发现越来越好的,闪闪发光的自己。
引用一句话作结:“勿让未来惊扰你,你终归抵达未来,若你终将抵达,请保持你现今拥有的理智。”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