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送完小子进幼儿园,搭陈先生的车去公司上班。快到公司的时候陈先生跟我说:我发现个奇怪的现象。我们刚工作的时候,很多不懂,但知道自己去学,可现在的大学生好像觉得一定要有人教自己才对。你说这是哪儿来的习惯?”
我想说:要怪大概就怪这些人的父母呗!
父母做太多的后果有哪些、有多严重?你可能没想过吧。
导致孩子没有自理能力
很多家长在问:孩子到底几岁可以自己照顾自己、料理家务?
我的看法是:孩子的自理能力有多强,取决于你。
例1:
在孩子1岁半的时候,我告诉家里人他可以自己吃饭,家里人没一个支持我的。只要我不在家,我知道这顿晚饭多半是喂的。面对这种情况我只说一句:1岁半的孩子是可以自己吃饭的。吃得多干净本来就不是重点。
例2:
在孩子2岁半的时候,我告诉家里人他可以自己穿脱裤子和鞋子的,家里还是没一个人支持我的。只要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在场,孩子就会说“我不会穿,你们帮我穿”
其实孩子是非常懂得“察言观色”的,他很清楚谁会容易向他妥协,谁不会。往往孩子不喜欢没有原则的人,他需要的是通过父母来明确界限、明确哪些可为哪些不可为。所以在和孩子爸爸沟通好的前提下,该坚持的就得坚持。
避雷贴1
之前看过一些书,说2-3岁是习惯和规则养成的关键期。而我认为很多习惯从孩子一出生就可以开始培养了,只不过2岁之前是在纠正父母原本不好的习惯。只有父母自己有好习惯,孩子才会有好榜样。另外,不管其他家庭成员怎么说怎么做,如果妈妈都没有坚持、没有原则,那么不好意思,等孩子大了就很难扭转回来,或者只能等着这个社会来教育他了。
导致孩子消极懒惰
一些家长说:孩子的幼儿园/学校作业做不完/不会做,大人除了帮他一起做,还能怎么办?
那么我问你:你现在帮孩子一次两次,能帮孩子一辈子吗?
例1:
孩子说幼儿园的手工作业太难了,别的小朋友都交上去了,但是我交不上去,很不开心。这时候,很多父母想必是忍不住出手相助了,拼爹拼妈的能力都使出来了,实在不行求助朋友圈、淘宝上买个现成的。反正办法都是父母想出来的。
表面上来看,这一次孩子的问题解决了,不会因为觉得自己比其他同学落后而难过了,那么实质性的问题也来了:你有没有在帮助孩子解决燃眉之急的同时,教会他下一次救火的能力?
例2:
孩子的小学作业太多了,做到很晚都做不完。因为担心孩子第二天被老师骂、也不愿意被老师叫去谈心或家访,想想算了吧还是帮孩子一起做了吧。孩子太辛苦了。
类似的事情涉及到两个问题:第一、家长的心态;第二、学校教育的问题。即便是大环境下存在的问题,你已经认识到是问题却还在纵容其发展,那就怪不得别人。小学一二年级,因为很多事情上的熟练度不够,所以作业量太多本来就是不合理的。如果做不完影响孩子睡眠质量和身体健康,得不偿失。
避雷贴2
小学阶段是延续培养习惯的关键时期。因为这个阶段孩子在做很多事情上都还不够熟练,所以父母要做的就是在孩子遇到困难时,给一点引导和建议。比如,合理分配时间、劳逸结合,鼓励孩子而不是催促孩子。也是在为培养孩子的承受力做铺垫的关键一步。
导致孩子不愿自主思考
有很多家长在抱怨:我的孩子就是缺乏主见,还有一些家长很高兴地在说:我的孩子什么都听我的,特别乖,另外一些家长表现出不屑:孩子就是得听大人的,否则还得了!这3种家庭出来的孩子,大部分都已经失去了自主思考的能力了。
例1:
小学三年级布置的数学作业已经涉及到几何题,孩子回到家说实在不会做,哭得很伤心。父母打听了下同班同学之间的情况,听说大部分都是家长帮孩子做的,于是就告诉自己孩子:没关系,其他同学也不会做,也是让父母帮忙做的。待会儿让爸爸/妈妈帮你做就是了。
这个时候换了是我,我会先告诉孩子:有些题目做不出来是很正常的,但我们至少可以先想一想,想不出来的话查一些资料。就算最后还是没做出来,至少你思考过了。重要的是这个思考的过程。
例2:
幼儿园中班的孩子回家后跟妈妈一起在玩数学贴纸游戏,有一页上要求数一数5个不同星球周围的卫星数、并给卫星数最多的那个星秋帖上小花。对中班的孩子来说,清点每个星球周围的卫星数量不难,但要在脑子里同时记住并辨别卫星数量最多的那个星球,有点难度。有一些孩子能做到,但有一些不能做到的孩子就会面临父母的责骂。
我就是那个做不到的孩子妈妈。但我觉得没必要骂孩子,教会孩子将清点过数量的写(画)下来,这样孩子就能做好这道题了。而且孩子还会觉得很高兴,因为他通过自己思考学到了一个新的技能。
避雷贴3
给孩子基本的选择权利、判断权利和思考权利。很多父母往往用自己的是非观念和价值观念来衡量孩子的需要,用自己的能力嫁接到孩子身上。孩子慢的时候,父母就等一等;孩子快的时候,父母也没必要再推一把。
导致孩子心理承受力差
有些父母反映:孩子今天从学校里回来的时候特别不开心,问他原因他说因为输了一场比赛。我就弄不明白了,一场比赛有必要那么较真么。连晚饭都说吃不下了。
请问:是谁给了孩子无缘无故的“竞争意识”是谁让孩子这么“输不起”的?
例1
周末妈妈带着两个孩子出去玩。两年级的男孩子说想要玩乐高,四年级的女孩子说想要去画沙画。僵持的时候妈妈做了一个这样的决定:姐姐你大一些,你就迁就下弟弟的爱好一起去玩乐高吧。姐姐非常不高兴,跟妈妈说:你给弟弟报画画班却没给我报,弟弟只上了一次课就不想去了,你让我去上弟弟不想上的课。你从来没想过,其实我喜欢画画而弟弟不喜欢,弟弟喜欢玩乐高而我不感兴趣。
例2:
期中考试结束,小学一年级的儿子回来一直躲着我们父母。吃饭的时候我们问他今天考试考得怎么样,孩子总是东拉西扯不说正题。一再追问说是语文考了60分。我跟他爸都特别来气,一开始考个80分,越考越低是怎么回事。
这两个妈妈代表了两种典型家庭:二胎家庭和独生子女家庭。很多人生二胎是为了让老大懂事一点,而一些独生子女家庭往往是习惯了围着一个孩子转。对孩子来说,父母的心态本身就有问题。
避雷贴4
对孩子太过关注或太过忽视,都会导致孩子心理承受力差。有一些孩子虽然表面上行为很乖很懂事,其实也是因为怕父母责怪才逼自己要做好、要做得更好。
导致孩子丧失社交能力
我们家这孩子内向,不太喜欢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我们家这孩子太野蛮了,不看着点怕他不小心推了别人;我们家这孩子还不太会表达,跟孩子一起玩的时候吃亏。
到底是孩子不会交往,还是你给孩子设定好了“你不会交往”呢?
例1:
我有时候会带孩子和邻居互相串门,一开始两个孩子也经常发现争抢玩具、互相推搡的行为。这个时候我们两个妈妈会不约而同选择转移注意力或者退后看看孩子自己怎么处理。一来一去几次后,我发现冲突是让孩子增加社交能力的一个好方法。
例2:
如果是在公共场合下,会很自然碰到与自己年龄相差悬殊的孩子在一起玩。孩子会被大一些的孩子欺负,也会欺负比他小一点的孩子。如果是老人带着的孩子或者父母本身就比较暴躁的,往往就会出现互相谩骂的情况。不论是护着孩子的父母,还是指责对方的父母,都会给孩子留下不好的榜样,导致孩子认为“无论是被欺负还是欺负别人,都可以用动口或动手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避雷贴5
把孩子护在自己身边绝对不是锻炼孩子交往能力的好办法。因为孩子只有在“吵过”“打过”和“被打过”之后,才会慢慢摸索出自己一套交友方式。没有什么应该交的朋友或不应该交的朋友的说法,因为踏入社会后什么样的人都遇得到啊。
导致孩子人格障碍
有一些网友在知乎上给我留言,提的问题很多都关于“父母管太多,我很心累”这些话题,或者是父母经常争吵还总把我扯进去之类的。其实这些都涉及到了“人格力量”的大问题。
例1:
儿子都已经33岁了,可他的妈妈还是不遗余力地每天关心儿子明天穿什么衣服、吃什么饭、去哪里、见什么人。而这个儿子已经成家,有妻有子,非常厌烦母亲事如巨细的关心。加上这个妈妈凡事都喜欢重复说好几遍,更是让她的儿子有一种“拜托,请别把我当小孩处理好吗?”的抵触情绪,而这种情绪经常波及到另一个小家庭。
例2:
有个朋友比我大1岁,今年31了。她父母因为操心她的感情和婚事,一个是隔三差五说帮她介绍男朋友,一个是逢人就说自己女儿这辈子嫁不出去了。她特别烦心,索性搬出去自己独立生活起来。如此一来,她父母更是没事就在微信上烦她,她只好在朋友圈里屏蔽了父母和亲戚。
避雷贴6
父母之所以习惯管孩子,多半是因为自身的焦虑和不安。如果长期将这种焦虑和不安情绪传递给孩子,行为上是唠叨,但实质上是束缚了孩子想要成熟的心灵。一个人的心灵如果永远停滞在婴幼儿时期,怎么能形成健全完整的人格呢?
导致孩子不懂感恩
这里所说的感恩,不是傻傻的善良,而是有原则有立场的爱自己、爱别人。
例1:
有一次听到小区里的一个阿姨说:养孩子都是没用的。你看看我儿子,有了媳妇忘了娘。上次我生病,老头子和儿子都叫不动的。可是他老婆发个烧,他倒是紧张得不得了,陪在医院里一整晚都没合眼。
例2:
职场里的尔虞我诈、你争我斗,在职场的8年也算是看的很多。被人诽谤也好,被人捉弄也好,被人绊倒也好,一开始难免觉得伤心难过又气愤。可是如果只有怨恨的人生也怕是很不幸的,所以我坚信面对伤害后你自己的处理方式才是关键。看上去这是一种走出逆境的能力,其实也是一种爱的能力。
避雷贴7
所谓的感恩心,都在于一个孩子小时候父母是怎样教育的。如果父母在孩子面前一直表现得过于坚强、没有七情六欲一味忍耐,那么真的到了需要孩子的时候,就别怪孩子不管你。如果父母面对丑陋的事情也报之以丑陋的心态,那么孩子哪怕最后成功了也会因“缺爱”而孤独一生。
导致孩子否定婚姻
14岁的时候,父母告诉我们不能早恋;20岁的时候,父母告诉我们大学没毕业不要谈恋爱;24岁的时候,父母突然跟我们说:你好去结婚生孩子了。
不知道婚姻意味着什么,即便结婚了也是否定婚姻的;你越是要我结婚,我偏不结婚!
例1:
“看着妈妈一辈子都没有自我围着我和爸爸转,我就不想结婚;从小看着父母吵架吵到大,我真不明白为什么要结婚。”就我知道的、身边有这样想法的人,就有不少。然后父母还觉得“真是操不完的心”
例2:
“是你们要我结婚生孩子的,又不是我自己想要。”这句话也是经常从一些人嘴里听到的。很多人结婚也好,生孩子也好,即便不情愿也因为父母希望去做了。但正因为不是发自内心想做的,所以所有后果都活该父母承担了。
避雷贴8
很多父母管孩子管惯了,孩子娶什么样的老婆关键是看自己喜不喜欢、孩子嫁什么样的人关键是看自己满不满意,生个孩子怎么养也要来管。越来越多人预见到这种结果,宁可不婚或丁克。教育啊,到底是什么呢?
以80-90后为圆心,上一代是50-60后,下一代是00-10后。每隔20年出现的问题或闪光点基本是相似的。可以大胆得说:教育问题和社会现象就是一个周而复始的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