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害羞(害羞者充满焦虑与不安的内心世界)

面对焦虑的反应

当害羞者说起他们面对焦虑的反应时,大部分人会提到三个方面。首先,他们会开诚布公地对别人说“我很害羞”;其次,他们有紧张的生理反应,比如脸红;最后,他们会不可避免地感到尴尬和难为情。仔细研究这些特点,我们便可以深入害羞者的个人世界

1、沉默寡言:沉默寡言的人就像是一位在风险大、不稳定的经济市场中的保守投资者,相较于对收获的期望,他们更在乎会损失些什么。

菲利普斯认为,沉默寡言不仅是指有意地躲避在公共场合发言,而是一个更广更深的问题。他发现,即使教给沉默的学生在公共场合发言的实用技巧,有些人还是不能和其他人顺利交流。事实上,在掌握了沟通技巧后,大约有1/3的学生会更加焦虑。虽然他们已经学会了怎样去沟通,但还需要学习沟通的内容以及为何要沟通。

2、脸红紧张:在生理层面,害羞者面对焦虑时会表现出如下症状:脉搏跳动加剧、心跳加速、出汗、神经质地发抖。

害羞者常常是在还没有等到面对害羞情境的时候就已经产生生理反应了,他们想到的只有即将来临的不好的事情,所以,他们根本就不会去教堂,不会参加巴黎之旅,也不会去跳舞。

3、困窘感:人在脸红时,经常会伴随着困窘感,以及一种人们时常会感受到的短暂而强烈的自尊缺失感。

首先,当公众的注意力突然集中到你的一个私人事件上时,或者当有人把关于你的一些事情告诉他人时,你就会感到困窘。其次,出乎意料的表扬也会使害羞的人感到窘迫。最后,当人们意识到自己的笨拙已经或将要被别人发现,而他们不会对此表示赞赏时,也会感到困窘。

害羞者的性格特征

害羞的人会压抑自己的想法、感觉和行为以维护面子。只有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害羞者才会做真正的自己。在公众面前,害羞者可能看上去十分镇定,但他们的内心世界就像一条复杂的思想高速公路,而且这条公路上混乱不堪,到处都堆满了感情碰撞和被压抑的欲望

两种基本类型的害羞者

保罗·皮尔克尼斯(Paul Pikonnis)将害羞者分为两种基本类型,即公众害羞型和私下害羞型。前者总是担心自己在他人面前表现得不够好,后者则总在为内在的心理感觉不好而担忧。

1、公众害羞者:对于公众害羞者而言,他们的感觉会影响其表现,其表现又会影响他人对他们的评价,他人的评价进而又会更深刻地影响害羞者的自我评价。

对于公众害羞者而言,与适当的对象交流他们的恐惧、不安、优点以及欲望是非常困难的。他们将自己锁在自我的牢笼中,得不到帮助、建议、赏识以及人们无时无刻不需要的爱。

2、私下害羞者:他们熟悉如何取悦他人,如何被他人接纳,如何获得晋升机会,他们有能力取得成功。

私下害羞者通常会逃避他人的探究。他们将焦虑不安留给自己,用老到的社交技巧加以掩饰,有时会用喝酒来掩饰,或者是避免出现在那些自己不能驾驭的场合。

总结

我即是公众害羞者也是私下害羞者,在喜欢人面前会害羞、在领导面前会害羞、在有一群观众注视下也会害羞。

现在的我和以前相比,现在没有那么腼腆了。如果在很多场合我其实还是会害羞,只不过我学了一些克制的习惯和小行为,让别人看不出我手忙脚乱的肢体语言了。

如果说一定要去解决害羞的习惯,那最好的方法就是你多去和别人打招呼,每天早起对着镜子里面的自己说“嗨!早上好”——每天跟同事打招呼——打招呼主动一点,慢慢积累自信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阅读津巴多先生的《不再害羞》摘录的一些句子和笔记。强推本书。 一、害羞的概述 害羞是一种心里障碍,是一种社交焦虑症...
    MRVLSteven阅读 4,415评论 0 0
  • 菲利普·津巴多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他所著的《心理学与生活》是畅销心理学教材,更让他出名的是斯坦福监狱实验。实验在斯...
    理性猪和骨头狗阅读 4,617评论 0 1
  • 《不再害羞》这本书的作者是著名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他是美国心理协会前主席,曾荣获“心理科学终身成就奖”,先后在...
    溪小雪阅读 3,508评论 0 1
  • 问题定义:人格特征;社会适应;人际关系;习得性心理状态;心理障碍 害羞的表现 退缩,拘谨 紧张,脸红 畏惧,胆怯 ...
    hejia_何嘉阅读 10,029评论 0 0
  • 为你解决的问题 害羞,像幽灵一样潜藏在80%的人心中,劝你退却,劝你谨慎,劝你安于平平淡淡。可是,每个脸红手抖的瞬...
    8a260d89edaf阅读 3,280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