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城计中司马懿不杀诸葛亮,看似丢了英名,实则赚了江山
空城计是《三国演义》中极其精彩的篇章,蜀国在经历了马谡之败后,已经如惊弓之鸟,因此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巧妙设计“空城计”,吓退了老谋深算、智勇双全的司马懿。尽管空城计有其巧妙和智慧所在,但以司马懿的处境和智慧不会看不破端倪,但司马懿却就坡下驴,让诸葛亮赚足了声望,其背后却有极大隐情。
1.诸葛亮溃败之下,在西城设计的空城计,让拥有15万精兵的司马懿不着急一城一地的得失
从当时的实际情况来看,司马懿已经取得了街亭之胜利,追击诸葛亮到西城。姑且算是诸葛亮真的在此处设下伏兵,与司马懿决一死战,司马懿愿意冒这个险吗?所谓穷寇莫追,智勇双全的司马懿不会不明白这个道理,因此司马懿和诸葛亮的对垒,司马懿已经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并且取得了战略上和战役上的双重胜利,不会急于一时,也不会在乎西城一地的得失。
因此,从这个角度上分析,诸葛亮空城计的成功,并非是因为计谋的巧妙,更非司马懿胆小被吓退,而是司马懿的权谋安排而已。
退一步讲,诸葛亮经历了街亭之败,已经只剩下老弱残兵2500余人,而司马懿却拥有15万精兵,仅凭几个人旁若无人洒水扫地,诸葛亮笑容可掬地焚香操琴,司马懿便会忙不迭的逃走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司马懿之所以退兵,就是因为识破了空城计,在绝对优势之下不愿意冒险而已。
2.追击诸葛亮到西城的路上,想必心中是十分矛盾和痛苦的,因为诸葛亮一旦被杀,自己会落得鸟尽弓藏的下场
从司马懿的处境来看,在诸葛亮进攻魏国之前,已经在朝中失去了权力,并且受到曹姓和夏侯姓权臣的排挤,一直处于赋闲状态。魏明帝之所以未赶尽杀绝,就是因为蜀国的诸葛亮时不时想着匡扶中原,留着司马懿就是为了对付诸葛亮。
这种情况司马懿心里十分清楚,自己之所以能掌权,就是因为诸葛亮还能出兵,因此自己作战绝对不能败,但也不能全胜,一旦将诸葛亮干死,固然为自己赢得用兵如神的盛名。回到魏国之后却更加重了皇帝和权臣对自己的猜忌,落得鸟尽弓藏的下场。
所以新亭之胜对于司马懿而言,是痛苦大过喜悦的,最怕诸葛亮不耐打,一不小心追上了就得短兵相接,还不能手软,因此,所谓的空城计,收益人不但是诸葛亮,还有司马懿自己,空城计让司马懿获得了退兵的台阶,摆脱了“无敌”的困境。
3.曹魏的朝中形势,诸葛亮肯定是清楚的,空城计能够实施成功,也源自于诸葛亮与司马懿天衣无缝的默契,让彼此留下空间
以诸葛亮的智慧,其设计空城计对付一般的主将可能会有用,但对老对手司马懿的了解,肯定是知道司马懿不相信这个漏洞百出的计划。但诸葛亮之所以能够笑容可掬地实施,就是因为他知道魏国朝中的局势,明白自己一死,接下来被收拾的只有司马懿。
所谓高手过招,高下立判,司马懿正发愁不知道该怎么办,魏明帝希望的是一举击败心腹大患诸葛亮,然后进军蜀境。但司马懿却明白,真的把诸葛亮杀了,自己的日子也到头了。所以诸葛亮空城计的真正用意,是立足于曹魏君臣之间的嫌隙而已。
一个空城计,司马懿明白虚实,诸葛亮清楚根由,司马懿的退兵让诸葛亮有了喘息的机会,也让司马懿自己有了与政敌斗争的机会。所以诸葛亮赢得了空城计的后世美名,而司马懿却因此保全,最终为自己独揽朝政,为儿子篡魏立晋成为天下之主,奠定了根基。
概而言之,空城计中司马懿不杀诸葛亮,原因有三:
空城计司马懿不杀诸葛亮,原因有三:
其一,诸葛亮生平谨慎,定有埋伏,司马懿从历史交战序列资料分析,诸葛亮几乎算无遗策,每战必稳操胜券,因此无把握击杀诸葛亮;
其二,司马懿在朝中受到排挤,唯有诸葛亮进攻才能重掌兵权,因此自己最大的敌人是朝中诸多权臣,而非困守危城的诸葛亮;
其三,司马懿若歼灭诸葛亮,取得作战胜利,最多博得用兵如神的美誉,却必然会落得鸟尽弓藏的结局,因此与诸葛亮配合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