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我们的小T同学刚接手预算工作的那一天,简直被工作折磨得焦头烂额。
(预算工作详见:如何做好企业财务工作(二)——预算)
每个月,她需要统计所有部门的预算执行进度、剩余预算数据,对于超时间进度的部门费用进行预警,对于长期未启动的部门预算进行通告,避免年底扎堆报账。
这个事儿本身不是太难,难点在于全是手工工作。由于公司没有预算系统,小T同学每次都需要手工统计所有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由此出现了两个问题。
一是,每次手工统计两个维度,纵向维度到各费用类型、横向维度到各业务部门,非常复杂,容易出错。
二是,由于手工统计预算只能在事后反映预算的执行情况,难以在费用报销时进行刚性控制,没有刚性控制的手段,预算本身就流于形式了。
用手工的形式干了大半年,到了九月中下旬,公司领导通知,9月底启动来年的预算编制工作,十一国庆期间需要加班,这对小T来说简直是个噩耗。
晚上回到家,老公在家等着,“哟,T总回来啦,咱们合计合计国庆去哪儿玩?三亚好不好?去吃海鲜去。”
“玩儿鬼了,得加班编预算。我现在每天已经忙死忙活的,整理统计所有部门预算,这不3季度快结束了,好几个部门的费用超季度预算了,我还在一个个通知沟通呢。今天又来一个噩耗,国庆期间加班编明年的预算,整个假期没了。”
“你用手工编的?为何不通过系统进行控制?我们公司的预算刚上系统,所有超预算的费用,直接在系统中就卡死不让发起报销。”
“这是个好主意,我也去建议领导搭建一个系统,能省好多事儿呢。”小T有些兴奋。
第二天,小T就去找部门领导。部门领导觉得思路很不错,就请小T起草一份项目计划书,把预算系统单独做成一个项目,由小T牵头整个项目。
“啥?项目计划书?没写过啊”能够牵头一个项目让小T有些兴奋,但由于之前没有接触过项目流程,小T心里还是开始打鼓。
部门领导看出了小T的困难,“没事,我找人帮你”。
部门领导协调了技术开发部,对方委派了一名项目经理,共同推进项目的开展,在这位项目经理的帮助下,小T开始编写项目计划书。
项目计划书的模板,网上有很多,我这里不赘述,但我想从公司领导角度谈三个要点。即对于公司领导而言,他们想看的项目计划书应该包含哪三个要点。
第一个大问题:为何要做这个项目?要解决什么问题?有几个解决方案?为什么是你建议的这个?
公司领导关心的第一类问题,就是立项的原因。人在本质上,都更愿意安于现状,所以立项工作就是需要有充分的理由说服公司领导进行改变。
在这个环节中,项目发起人必须清楚地描述项目实施的背景,主要写宏观经济环境、微观企业发展的情况,在这样的背景下,引出企业发展的困难和问题。
针对上述困难和问题,给出解决方案,即本项目实施的意义:解决困难和问题。并在该部分列举几个可选方案,然后进行优劣分析,给出自己的建议。
第二个大问题:要花多少钱?预期的收益如何覆盖成本?资金来源是什么?
公司领导比较关心钱的问题,最好不花钱,如果要花钱,也必须花在刀刃上,获得的收益必须大于成本,才能得到支持。
所以,在这个环节,项目发起人首先必须列清楚项目预算,颗粒度要尽可能地细,列清楚系统开发的各项软硬件费用,这就要求前期做大量的调研工作。
其次,需要详细说明项目能够带来的好处。比如预算系统,一是可以通过系统手段实现费用刚性管控,避免年度突击花钱的情况,有效节约费用;二是通过系统能实现更准确的数据统计,节省下来的人力可以投入到经营分析、数据挖掘等高附加值的工作中,实现工作效益提升。
第三、资金来源。对于小项目,比如建个小系统,资金来源肯定是自有资金。如果是金额巨大的项目,就需要明确告知管理层,计划的融资方式,是股权、债权,还是金融市场其他融资方式。
第三个大问题:时间安排和人员安排你是否考虑过?是否建立起了比较好的工作机制?如果确保这些机制的运行?如果出现意外事件,你的应对策略是什么?
领导心里愿意投这个项目后,他们也比较关心具体项目的实施机制,担心钱投了,最终没人管,成为一个烂尾的项目。
在本环节,项目发起人需要清晰地列明工作计划,让公司领导知道,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工作,确保项目实施的顺利。
首先在时间进度上,必须在本环节细致地列明,实施该项目的步骤、每个步骤的时间计划,并注明每个关键的时点,在这些时点召开会议,进行复盘总结。
其次,明确成立虚拟工作小组,写明该工作小组的组成部门,这些部门分别在哪个时点参与,预计的人员数量等要素。
第三,明确小组的工作机制,比如周例会制度、月度复盘机制等等,帮助小组成员更好地开展工作。
完成了计划书的编写后,由财务部牵头,技术开发部配合,在总经理办公会上进行汇报,顺利通过了项目方案,小T也开始着手项目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