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由一个叫“芝士小馄饨育儿经”的团队创建的付费婴儿睡眠训练VIP群里,流出了多组聊天截屏。
内容是一个仅仅三个月大的女婴因其母亲对其进行睡眠训练时,没有采取任何干预行为,结果她翻身过去趴住不久之后,窒息而亡。
我无法理解这位妈妈为什么由始至终都摆出一副这样的姿态:我宁愿乖乖听从所谓专业人士的指导,都不愿意相信一下自己的直觉,进去看一眼孩子的真实情况。
她在向外人求指导方法、求抱抱。
而她的女儿,在求生。
这是多么让人痛心的一个悲剧。
一、育儿焦虑不应为愚蠢买单
如果当她开始发现孩子有异常的时候,就及时予以解救,那个可爱的小婴儿,现在依然还活着。
可是,为什么她对一个婴儿睡眠专训团队的信任,远远超于她对自己身为一名母亲的自我信任呢?
我想,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育儿焦虑。这应该也是为什么针对婴儿睡眠训练的课程如此广受欢迎。
为什么是育儿焦虑呢?我们来看一下网友的分享:
因为是初次当妈,所以不懂怎么照顾好孩子,也不懂孩子的状态究竟是怎样才算好。
因为是初次当妈,所以身边总有人会以过来人的身份指导你应该如何育儿。以下这些话估计已为人母的你也听了不少:
孩子天天这么晚睡,肯定是因为妈妈在孕期没早睡,孩子在娘胎里的时候就跟着学坏了!
孩子总是睡不好,是因为你没奶给他吃饿得他睡不着吧!
看你天天给孩子喂奶也没见孩子长肉,你是没奶吧,还不如戒了奶直接吃奶粉好!
正因为是初次当妈,所以身边的人基本都不信任你,觉得你毫无经验,所以你没有能力抚养好一个孩子。
而你,在面对这些质疑的时候,可能会依然自信地坚持走科学育儿的路线,也可能会信了他们的邪,深陷于育儿焦虑中,一见到有任何育儿方法就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样。
此外,由于当妈之后,人生遭遇重大改变,从此失去以往的自由和宝贵的睡眠,所以迫切地想要找寻最快捷有效的方法,来使自己尽可能重获失去的自由。
而这些,都会成为你加入婴儿睡眠训练的原因。
我不是想为那名当事妈妈洗白,而是想让大家知道,究竟是什么催生出了如此多的所谓育儿专家。
有需求就会有买卖。
二、婴儿趴睡风险大,哭声免疫法会失去孩子的信任
当我第一次看到“解锁趴睡”这个词的时候,我就纳闷这是认真的吗?!
趴睡还需要解锁?
意思就是提出这个观点的人是认可趴睡对婴儿健康无害的是吗?
然而!!!
无论是美国儿科学会,还是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都反复强调,对于还不会180°自由翻身的宝宝来说,最安全的睡觉姿势只有仰卧。
婴儿猝死综合症(SIDS)也叫婴儿猝死,又被称为“摇篮死”。它并不是某种确切的疾病,而是指外表似乎完全健康的婴儿却意外身亡,大部分发生在入睡时间,死因不明。但俯卧睡眠会增加婴儿猝死的风险。
我女儿七个月了,翻身翻得贼溜,但我从来都不会让她在床上趴睡,因为我总觉得这样会压迫到她的心脏,影响供血,还有可能会窒息。
而我忍不住想扒一下,认为解锁了趴睡就很值得骄傲的“芝士小馄饨”团队,到底是什么来头?
“芝士小馄饨”这个机构的创始人自称是博士后,拥有各种“专业”证书,并且早年留学海外,自己也育有两个孩子。
博士后。14岁留学海外,2012年获药剂学与化学学士双学位,2016年获美国药剂化学博士学位。持有美国红十字会高级育儿护理培训师资格证、高级婴幼儿护理证、婴幼儿急救证。
看上去是挺专业的。
但是我们可以在天眼网查到,“芝士小馄饨”的运营公司上海昶美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直到2020年3月,才在经营范围里新增了“健康咨询服务”和“母婴用品零售”业务。
在2020年3月前,芝士小馄饨公司的经营范围都看不出和母婴护理和健康管理有任何关系。
我们真的能放心向其请教如何养育宝宝吗?
我们再来看看一些参加过课程的网友的爆料:
以上妈妈都提到了“芝士小馄饨”睡眠指导的核心思想其实就是哭声免疫法。
哭声免疫法,是上个世纪曾风靡美国的一种育儿方法。具体做法是对小月龄婴儿进行“哭了不抱,不哭才抱”的条件反射训练。
这种做法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经被摒弃了,没想到如今依然还有那么多追捧者。
我们来看看哭声免疫法的缺点:
1. 完全违背了儿童的发展规律。
根据儿童发展心理学,孩子三岁以前,正是婴儿依恋发展的核心阶段。
婴儿依恋是婴儿与主要抚养者(通常是妈妈)之间最初的社会实践联结,也是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
对宝宝的哭声有及时回应及安抚,正是建立连接和信任的一个最佳手段。
如果在这个阶段切断母婴连接,那么往往会导致孩子心理上出现不可逆转的创伤,从而形成不健全的人格。
提出哭声免疫法这个理念的创始人约翰·华生(John B. Watson),他的三个孩子全部得了抑郁症,大儿子自杀身亡,女儿也多次自杀,小儿子四处流浪。
晚年的约翰也开始后悔自己出版的育儿理论,表示自己在这方面的研究并不充分,但是这无法挽回他的孩子以及万千美国儿童一生的幸福。
2. 存在安全隐患。
有人之所以推崇哭声免疫法,是因为觉得婴儿会利用哭声来威胁大人,他们怕久而久之会宠坏了婴儿,所以应该对婴儿的哭闹一概不理。
实际上,才几个月大的婴儿,是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有心计的。
他们之所以哭闹,是真的因为饿了、困了、热了、冷了、疼了、痒了、怕了。
他们之所以哭闹,是因为他们还不会说话,没办法准确地向大人表达他们的需求,唯一会的就是通过哭闹来吸引大人的注意。
不是所有的哭闹都是一个抱抱就能解决的事情。
所以不要盲目地以为,婴儿哭了就是为了索取抱抱,抱了就是不利于其独立人格的养成。
对于完全没有自理自救能力的婴儿而言,如果大人总是忽视他们的本能需求,就很有可能会发生各种意外。
比如孩子可能会因为过猛的哭闹,而出现剧烈呕吐,甚至可能哭过头了而引起大脑的损伤。
因此,这个时候来要求一个小婴儿独立的话,无异于拔苗助长。
三、每个孩子的花期都不同,我们需要做的是相信绽放
我身为一名妈妈,对于有婴儿睡眠焦虑的妈妈表示十分理解。
拿我女儿做个例子,她出生后的前两个月,我被她折磨得不成人样。
频繁的母乳亲喂,支离破碎的睡眠,深夜不停的哄睡,我很快就熬成了黄脸婆的样子,脸部皮肤粗糙得像砂纸,眼袋大得往下坠,黑眼圈浓重得像只熊猫。
我还记得我面对着一个不知道为什么总是嗷嗷大哭的小婴儿时,手足无措的慌张与无奈,甚至还有些厌恶。
我女儿哭起来是超级凶的。她每次大哭都像是要扯破喉咙一样,用尽全力去嘶吼。
我很想让她尽快停止哭泣而安静下来,但她却偏偏像是要和我对着干一样,持续不断地哭。
我是真的觉得好累。身心俱疲的累。
我也因此特意去找过有关婴儿睡眠的专业书籍来看,希望能对改善我女儿的睡眠有帮助。
然而,还没等我把书看完,她就已经多数时候都能够乖乖入睡了。
我没有对她的睡眠做过任何可能会伤害她的干预,比如哭声免疫法。
美好的意外来得如此顺畅,仿佛一切都是水到渠成。
而我,也开始当起了佛系妈妈,放松心态,不过度焦虑,不钻牛角尖。
其实每个孩子就像一朵花,只不过花期不同,各自绽放的时间也就不同。
而身为父母,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相信这朵花一定会在其准备充分之时怒放。
结语:
1. 学习新知识并没有错,错的是对知识丧失了辨别能力,而选择盲从。
我们身处发达的网络信息时代,可以随时随地轻易获取任何知识。
但一个明显的弊端就是,网络提供的知识是有好有坏的,我们不可能一股脑地吸收掉所有知识。
因此,我们需要不断提高自己对事物的辨别能力,从而甄选出科学正确的知识。
2. 在面对育儿焦虑的问题,爸爸一定要参与进来,夫妻双方共同面对、共同决策。
这样做是因为拥有育儿焦虑的人一般是妈妈,妈妈平时带娃较多,所以更容易产生焦虑。而男人相对更加理性,可以适当给些建议。
尤其是现在涌现出了海量的育儿指导训练营,对象直接是脆弱的婴儿和什么都不懂的新手妈妈,让原本就焦虑的妈妈单独决策的话风险太高。
更重要的是,孩子的第一法定监护人就是父母。保证孩子的人身安全,本来就是需要夫妻共同承担的责任。
3. 不要要求孩子长成千篇一律的人,每个孩子都是上天赠予你的独特礼物。
每个孩子都带着他们先天的气质来到这个世界上,有的内向,有的外向,有的平和,有的急躁。
每个孩子都需要不同的教导方式。
而我们,需要在成长的这条道路上,与孩子携手并进。
作者:鲩鱼。
自由撰稿人。专注于自媒体运营、育儿以及个人成长。
微信公众号【鲩鱼当妈修炼记】,文章均首发于该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