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匠师》里面世代为皇帝做龙椅的廖家“六和堂”在短时间内就被白眼狼刘天秋收入囊中。
就连廖家百年匠人传承的“六和谱”也被其夺走。
在这场人为的灾难里面,廖家老爷廖靖天死了,大夫人二夫人也相继离开了。
廖曦的夫人秀莲也被杀害了。
就连二少爷廖回也被逼跳入江里不知所踪。
廖家的人现在就剩下廖曦一个人了。
廖家的全部产业都被刘天秋夺走了,就连曾经皇帝赐给廖家“巧夺天工”的牌匾也差点被烧毁。
廖曦这个人聪明稳重,对于争权夺利这些事多少还是有些反应迟钝。
总体感觉比刘天秋慢多了,纵然如此但是并不代表他认怂了,放弃夺回廖家产业了。
俗话说兔子急了还咬人,从前他不算计是因为他不屑于,现在被逼到如此境地,总归还是要反击。
01
廖曦是廖家的大少爷,年逾四十。
小时候就耳濡目染爷爷父亲的雕刻技艺。
成年以后也是跟着父亲学习有二十余年了,与父亲廖靖山相比他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廖靖山用几个月做好的龙珠,他三天就做了出来。
他随手给朋友李霞雕刻的一个关公被洋人要走以后就获得了知名的巴拿马国际金奖。
随手雕刻的一个小松鼠就卖出了200块大洋的高价。
除了技艺精湛,做人也是老实厚道,恪守廖家家训。
知道自己手坏了以后就把父亲传给他的廖家传家宝““六合珍谱”给了二少爷廖回。
虽然这件事从道义上讲他大义,高风亮节。
但是从本质上讲确实是好心办了坏事。
作为亲哥哥又一起去南洋学习过,对于弟弟的品格和技术他就算不了如指掌,也应该算是知根知底。
如果他拿出大少爷的果断和威武做了廖家的大少爷,廖家不会这么快就被蛀虫吞噬。
如今家散了,人都死了就剩下他和女儿了。
看起来其实他是不屑于同刘天秋这样的人争斗。
但是事到如今如果他再不反抗,那么这里真就没有他容身之地,还会影响梅骆丹和兴盛源所有人。
好在他真的算计起来也是一把好手。
02
就在刘天秋的天秋阁和梅骆丹的兴盛源实力难分伯仲的时候。
安夫人带着洋人的大批订单来到了兴化,为了能够公平的拿到订单,廖曦想出了用招标的方式得到订单。
和安夫人商议,经过洋人的同意最终达成了意见统一。
但是接到订单以后廖曦做了一个让大家意外的决定,他派徒弟大发去买鸡翅木。
他们的仓库里其实是有鸡翅木的,但是他还是特意派他去买了。
买鸡翅木的大发成功被秦师傅撞见转而报告给了刘天秋。
刘天秋根据大发爱赌的这个毛病给他设计了一个圈套,诱导他借了很多赌债。
如果不还会被抓或者告诉他师父廖曦,还他没有钱。
刘天秋逼他只要把廖曦的投标底价告诉他就把这些欠条还给他。
当刘天秋拿到9700的报价的时候高兴坏了,可是当听到廖曦15万的报价的时候他彻底傻眼了。
他知道自己被廖曦给套路了。
这是整部剧到目前为止廖曦做的最大快人心的一件事。以牙还牙,对付刘天秋这种人就应该用这样的方式。
当然除了这件事,廖曦还做了另外一件事,一边打压刘天秋一边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虽然没有人能够理解他的这一做法,但是因为对大家都是百利而无一害,所以基本没人反对。
自古有大才者都是曲高和寡。
03
在古代不管什么技术还是武功秘籍基本都是家传,而且传男不传女。
廖曦的做法却是与先人背道而驰,他把廖家祖传的《六合珍谱》上面记载的雕刻技艺免费传授给了他的徒弟,他的工匠,甚至随便什么人,只要愿意学习的都可以。
不仅如此他还花大价钱请其他流派的技工来兴盛源工作。
一个月三个银元的高工资很快吸引了来自各地的木工师傅。
作为仙派的代表人,他跟京派,苏派还有其他的一些技工学习雕刻的技艺,同时作为交换也把仙派的技法传给其他流派的师傅。
在刘天秋看来廖曦无非就是为了让他手上的《六合珍谱》失去价值。
在他高调传授学徒的时候秦师傅希望他对天秋阁的师父们也有所表示。
当他在努力用《六合珍谱》创造假的雕刻技艺想要传授给天秋阁的师傅们,以稳定人心的时候。
秦师傅告诉他,廖曦免费开课堂,很多人已经了解了一些《六合珍谱》上面记载的雕刻技法,所以他的算盘落空了。
但是对于廖曦他根本不是这么想的。
他是一个眼界开阔的人,敢用不同的方法三天制成不会裂的龙珠。
如今他这么做,也是一般人很难达到的境界。
艺术没有国界,相互学习和取长补短才能让人类的优秀文化不断发扬光大,生生不息。
廖曦的格局就在这儿,他把自己家的技艺传给其他流派,从其他流派学习新的技法,然后革新,创新,做出更加出彩的作品。
这就是为什么洋人愿意多花五万多大洋买他的家具的原因。
推陈出新,博采众长会让他的路越走越宽。
世界在发展,人们的生活在变化,文化的融合也在不断的进行,人们的审美也在变化。
一成不变只会停滞不前。
04
刘天秋到死也不知道廖曦的真正目的是把优秀的技艺发扬光大,推陈出新。
像他这么狭隘又没有道德的人,总会觉得别人做什么都是别有用心。
一个人的语言和行为代表的就是一个人的涵养和道行,同样一池水有人看到了荷花,有人看到了鱼,而有人看到的只是淤泥。
目之所及,皆是心之所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