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故人来”微信平台,选择8月1日发布第159期,有庆祝建军节的意义。无论是四川省散文学会的部分会员,还是西部故人来的作者,有当兵经历的人不少。
8月是下半年的第二个月,8月1日也是8月的第一天,还是极富纪念意义的一天。
【岁月留痕】雪域高原飞出的百灵鸟……
班玛初——雪域高原的“嘉绒百灵鸟”,由于酷爱音乐,11岁就考入了阿坝州民族歌舞团。无论是舞蹈,还是打扬琴,或是唱歌,都非常优秀。而最具影响力的还是班玛初的歌唱,从阿坝州民族歌舞团,唱到“星光大道”和《向幸福出发》,再唱到“北京歌舞剧院”和“北京丑末寅初说唱团”。通过万老师的采访报道,带给我们的启迪是班玛初艺术生命常青,是源于她不变的信念与追求。
【岁月留痕】珍宝岛前线庆“八.一”
八·一是军人的节日,八·一也是有当兵经历人们的节日。作者从1968年入伍到现在,最难忘的还是1969年在珍宝岛前线过的那个建军节。众所周知,珍宝岛历来就是中国领土,位于乌苏里江上,长约2公里,因形似元宝故名为珍宝岛。1969年3月,苏联军队几次对黑龙江省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西部中国一侧的珍宝岛实施武装入侵,并向中国岸上纵深地区炮击。中国边防部队被迫进行自卫反击。而作者所在部队于1969年2月,奉命到黑龙江省虎林县乌苏里江边的珍宝岛前线执行作战任务。尽管环境非常恶劣,还随时有对面敌人大口径机枪对战士们进行射击骚扰,但战士们还是在上级领导的组织下,在沙堤上用柳树枝摆出了“热烈庆祝八一建军节“毛主席万岁”“祖国万岁”的标语,以示庆祝。那一顿饺子,也成了作者一生中,最难忘的美味佳肴。
感谢作者为我们记录下珍贵的历史瞬间,感恩当兵的人,为了祖国安宁,为了人民安居乐业,奉献着自己的青春,甚至生命。
【岁月留痕】军校女生二、三事
和平年代的女军人英姿飒爽,引来不少女生艳羡的目光。谁曾想她们的军旅生活的第一件事,就是剪去秀美的长发。在训练中,像男兵一样扯开嗓门大声喊口号,唱军歌。不管怎么训练,让作者大声喊口号都收效甚微。如水的时光,流走的是岁月,流不走的是关于“绿色”的记忆。
【岁月留痕】五连有个宣传队
时值八一,作为一名老军人难免回忆起自己当兵的经历。对作者来说,最难忘的是自己,作为基层连队宣传队的一员。作者主要编写对口词、三句半、相声等脚本,同时也要参加演出。是宣传队的写作,让作者到团政治处新闻报道组工作,开启了笔耕生涯;是宣传队的写作,让作者笔耕不辍,书写着美好人生。
【诗歌赏析】疫情生活小调
当新冠疫情恣意横行的时候,全国人民响应号召,自觉居家。在作者的这组诗歌中,也看到了自己宅家的过往。国家稳定物价,出台许多优惠政策,给老小区70岁以上的人,免费送蛋送菜。才有了作者诗中,闲适诗意的疫情生活小调。
【人生感悟】倾听
大多城市人的生活,带来的是步履匆匆,身心疲惫。而作者却能从清晨的鸡鸣,听出公鸡与母鸡的二重唱;从夏雨落到不同的地方,以及人们的声音里,听出一部交响曲。无论身处何地,倾听世界,就是倾听宁静的心,与自己的灵魂对话!
【人生感悟】 娓娓的叙说总是让你感动
在作家万晓玲,写过的二百多篇阿坝的文章里,作者对《我的家乡在米亚罗》一文印象深刻。作者从中,读到了作家万晓玲,有一位胸怀宽广,情怀远大的母亲;同时也读到了作家笔下,那一幅幅清晰的历史长镜头,及一幅幅现实的壮丽画卷。我们也从作者细腻的描述中,感受到作家万晓玲不愧是心系米亚罗,情系阿坝高原。
时光总是来去匆匆,因西部故人来每一期文章的发布,阅读与留言,也留住了美妙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