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发光的榕树上只有一只夜光鸟。它细长的羽毛,蜷曲的爪子,尖尖的嘴,在林棋的视觉里朦朦胧胧。林棋已有许多年没见过鸟了,鸟的形象在他脑海里变得模模糊糊。
第二天晚上,发光的榕树上出现了两只夜光鸟,一左一右停在两根平行的树枝上,就像榕树的两只眼睛。这两只“眼睛”让林棋十分恼火。对于一个盲童来说,这简直就是最具羞辱性的挑战。
寻找光明连飞蛾都具有的行为,更别说一个长期处在黑暗中的儿童。你根本无法拒绝它的存在,更抵抗不了内心对它深情地召唤。越是想排斥就越具有吸引力。
纠结中的林棋想把这种痛苦告诉父亲,帮助他去抉择,父亲偏偏就没有给他这个机会。倾诉的需求,拒听的冷酷,不仅拉大了他们父子间的隔阂,更加剧了林棋内心的苦痛,对光明的渴求愈加强烈。
当榕树的枝枝杈杈都落满夜光鸟时,林棋采取行动的日子也到达了最后期限。是继续“临池慕鱼”,还是“退而结网”,魔法旅程的向导夜光鸟希望林棋做出自己的判断。当林棋还在犹豫,还在黑暗与光明的门口继续徘徊,所有的光亮顷刻间消失的无影无踪。
从黑暗之中看到光明,从光明之中又回到黑暗世界,林棋经历了一场难得的人生体验。体验之中既有希望点燃时的兴奋激动,又有希望破灭时的失落伤心。
有人说,使人成熟的不是岁月而是经历。我们何尝又不是在陪同林棋的经历中成长了自己?
阅读是一种体验。看似是在读别人的故事,如果学会换位思考,你就会从中获得许多成长的经验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