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先思考一个问题:
怎么样能做成一件事?
我的答案是:先相信自己能做,然后想办法去做就好了。如果在你想了很多的方法而且还请教了很多人之后都没有做成那就暂时先放着吧,但是不要停止探索。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奇怪,为什么相信自己能做会是第一考虑的因素?
以我20多年以来的失败经验来看,人们总是喜欢在做某事之前先怀疑自己,还没有开始做就已经有很多预判性的想法了。
下面是我以往的惨痛经历:
我以前一直以学渣标榜自己,所以在学霸姐姐的阴影下面对中考的压力产生了各种担心。那是一种还没有开始就已经放弃了的游戏,我还没有正式中考就已经想好了考不上的退路了。但是,上天给了我一次机会进入了高中。
看到昔日的小学同学们(指的是进入了重点学校的同学)和我一样的进入同一个校园,坐在同一个教室,我开始有了一种咸鱼翻身的畅快感。但是,现实给了我很大的打击,我知道自己没有办法考上一个好的大学。就在班主任为了提高升学率劝我转到职高班时,我二话没说直接转了。虽然后来也有一点后悔,为什么没有努力一下就放弃了呢? 我的转折点来自于一个假期,普通高中生都在补习而我却很闲在打工的地方见识了社会底层人士的人生之后,内心有个声音在告诉我:你不能还没有尝试就放弃,你以后想要过这样的生活吗?
相信自己之后,你会有开始尝试的动力。
我们都是平凡的人,都有对自己不自信的时候,特别是面对那些我们不熟悉的事物时。
特别特别的让我记忆深刻的是我差点因为懦弱从英孚的最后一次面试中逃跑。
这要追溯到,我为什么敢去一个外企而且是一个教英语的地方工作?
我想原因有两个:
首先,我开始学习了。(学习了笑来老师的专栏,开始意识到之前的人生太过于匮乏,之前虽然是英孚的学生,但是学习的不好也不规律)
然后,找到了学习的感觉找到了自信。(把学习英语放在首位,当成救命稻草一般的想要抓住,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积累有了一些自己的感悟)
第一次写英文简历就让我很尴尬。
当时没有电脑就直接跑到打印店里写,写完再打印出来。写了三个小时终于写好了,结果一个操着广东口音的男人说,你这么写太low啦!应该改成这样的·······
我花了三个小时写的,被他改了70%以上的内容,当时的内心即是感觉幸运有人帮我,又是感到羞愧学习的英语没怎么很好的运用到生活里,学的不扎实。
没有准备好的面试问题被问到措手不及。
人生中第一次遇到一个很强势而且问的问题总是让我感觉很有压力,好几次都无法回答。
比如,你人生中有没有一次成为过第一?没有。
你来英孚是为了什么?学习英语。
你未来的职场规划是什么? 没有任何规划。
你觉得你有写什么优点?额,优点没有,缺点倒是一大堆。
最后,面试官告诉我:“回去等通知,你可能还有一次面试但是最后的决定权在我手里。”
结果,下午的时候我就收到了第三次面试的通知。
在去面试前,我把之前问我过我的问题都仔细的做了准备。那天我提前到了,结果前台告诉我要等半个小时。先安排我做一个英语测试,我说之前已经做过了现在不想做。鬼知道,我紧张的要死我怎么还能静得下心来做测试。我等了20分钟之后就感觉自己被前台人员遗忘了,我在着漫长的等待中煎熬这,期待赶快结束这种紧张的感觉。然后,我就找了一台电脑学习英语去了,因为无论面试是否通过英语还是要学习的。
这里需要感谢那个前台人员,也需要感谢自己。不然说好的半小时变成了一个小时,期间我看了好几次表,最后告诉自己再学习一会再不开始我就放弃吧。还好过不久前台人员找到了我,说面试官现在有空了。
结果,准备好的东西什么都没有用上。面试官却帮助我梳理了我的未来规划和并且看到了我的闪光点,还鼓励我要继续保持我的优点。一点都不像是面试,却像是一个剖析价值观的过程。(这是我现在总结的,当时的我想不到这些)
后来,面试成功的我经历了长达半年没有业绩的日子。经历了各种心理压力:不敢给客户打电话,不敢销售,说话都是声音小,啰嗦,工作效率低,找不到工作的重点等一系列的困难。
但是,后来都克服了。在英孚工作了一年多以后,我才发现不给自己设限,不提前预判,不打击自己的信心才是我学到最重要的东西。
所以,从一开始就相信我可以做,还可以做得更好是更快上路,更快成长的不错的信念。
相信我,哪怕曾经自卑的你,从现在开始尝试可以做更好,未来更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