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原文中讲孙悟空的出生时写到:
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
因为孙悟空是石头生的石猴,所以没名没姓没父母,更别说什么家世背景。
但在《西游记》结尾,如来为孙悟空“分佛”时,已经变了模样,原文写到:
隐恶扬善,在(西天取经)途中炼魔降怪有功,全终全始,加升大职正果,汝为斗战胜佛。
孙悟空从一个没名没姓的石猴,到后来修得正果封斗战胜佛,除了孙悟空的不屈,还与一个人有颇大关系。
这个人是他的第一任恩师,仙居灵台方寸山中的斜月三星洞里,称名菩提祖师。
世人眼中菩提祖师对孙悟空的三大恩典
孙悟空上花果山,在群猴的鼓励下,为寻求长生不老之法,向东踏上了拜师之路,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菩提祖师,拜于他门下。
菩提祖师对孙悟空的恩典,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赐姓取名之恩
姓名是一个人立足于世不可缺少的符号,姓名代表着血脉出处,更代表着父母恩泽。
《白虎通·三纲六纪》中有句话,“古元时,未有三纲六纪,人民但知有母,不知有父。”即“女”和“生”便有了“姓”,这是姓的由来。
《仪礼·丧服》中又有“故子生三月,则父名之”的说法,讲的是孩子出生三个月,由父亲为其取名。
这便是中国人姓名的由来。也就是说,给孩子取名是父母的权利,更是孩子得到认同感与归属感的第一来源。
孙悟空的名字是菩提祖师取的,姓“孙”是因为:
祖师笑道:“你身躯虽是鄙陋,却像个食松果的猢狲。我与你就身上取个姓氏,意思教你姓‘猢’。猢字去了个兽旁,乃是个古月。古者老也,月者阴也。老阴不能化育,教你姓‘狲’倒好。狲字去了兽旁,乃是个子系。子者儿男也,系者婴细也,正合婴儿之本论,教你姓‘孙’罢。”
名“悟空”是因为:
“我门中有‘广大智慧真如性海颖悟圆觉’十二字。排到你,正当‘悟’字。与你起个法名叫做‘孙悟空’”
于是,孙悟空就有了名字,对他来说,名字很重要,殊不知,菩提祖师源于父母的这道恩赐,却更重要。
第二,学语习文之恩
孙悟空拜在菩提祖师门下,第一件事并不是学法,也不是修道,《西游记》原文这样写:
(孙悟空)与众师兄学言语礼貌,讲经论道,习字焚香,每日如此。闲时即扫地锄园,养花修树,寻柴燃火,挑水运浆。凡所用之物,无一不备。在洞中不觉倏六七年。
也许很多人觉得孙悟空在菩提祖师门下学到长生不老之术、七十二变以及筋斗云才是正真的收获,才是值得感恩的收获。
但我们往往会忽略一个不该忽略的事实:孙悟空是个天地滋补、日月孕育的石猴,他原本就不是人!得天地机缘、日月精华所生的他,天生就没有说人言、懂人事的天赋!
孙悟空往后的人生告诉我们,在菩提祖师传道之前的那七年时间,孙悟空并不没被忘记,也没被不重视,而是在上“预科”。世人忽略了的这七年学习,才为日后孙悟空的起飞奠定基础。如果没有这七年,如来和观音历经千辛万苦培养的斗战胜佛,将是个文盲!
如此说来,这道容易被世人忽略的恩惠,意义非凡。
第三,传道授业之恩
七年之后,菩提祖师看似无意的敲打悟空后脑勺,其实就是在向猴子发私信:来吧,该你学道了。
按照《西游记》第二回中所讲,菩提一共给孙悟空传了三大技能:长生不老之道,地煞七十二般变化,筋斗云。
这一节大家都很熟悉,所以不再多说。
此后,孙悟空能上天入此、大闹天宫、降妖除魔、护送唐僧西天取经以至修得正果,凭的就是这些技能。
可以说,菩提给了孙悟空一份奔向大好前程的雄厚资本。
说菩提撵走孙悟空,那是因为大家看惯了离别时的依依不舍
说起离别,还得从孙悟空学艺有成说起,在山门前给众师兄卖弄之际被菩提看到,菩提便伺机教训他。
悟空原以为挨顿批评便可了事,可谁知,这顿批评竟将他撵出山门,不仅让他走,菩提还恐吓道:
凭你怎么惹祸行凶,却不许说是我的徒弟,你说出半个字来,我就知之,把你这猢狲剥皮锉骨,将神魂贬在九幽之处,教你万劫不得翻身!
正因为菩提这样的做法,向来颇受非议,大抵有以下几种意见:
菩提料定孙悟空会大闹天宫,他不想做孙悟空的“监护人”给他“擦屁股”;
菩提知道孙悟空阳寿将尽,把他撵出门(因为孙悟空回花果山不久,阎罗就来勾他);
菩提预料孙悟空会得罪一大帮人,怕仇人来寻。
菩提的用意真的是这样吗?肯定不是。
这样解读,是因为说到离别,肯定得在悲伤的氛围里,要么挥泪,要么拥抱,否则“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这样的诗词如何千古留名?
书生常想,如果菩提和悟空的离别场景换成这样,菩提就不会受到世人的非议:
悟空临别之际,山门前大设临别宴,菩提赠悟空一套云衣、两双锦鞋,缓缓举樽却泪眼汪汪,此间不尽祝福与不舍更与何人诉说,念去去,不忍离别,声声呼唤中,悟空拜别。
我们不着急论证菩提的做法是否得当,先来思考一个问题:悟空从拜师到离别,菩提得到了什么?
或许看到这个问题有人就炸锅了:人家是仙道,还在乎回报?
可我们别忘了:
如来是佛祖,受玉帝之邀平定了孙悟空的大闹天宫,在安天大会上,天庭各路神仙给如来的“答谢礼”少吗?
玉帝是天尊,为了束缚孙悟空,只给了他一个“弼马温”,以孙悟空的实力,为什么不封个天兵元帅?
观音带着如来给的法杖和袈裟来到长安,明码标价:袈裟五千两,锡杖两千两!
不论人间与仙佛,都是算账的。
可菩提从不算账,从悟空来到走,供吃供穿供学艺,他分文不收,这让悟空的学艺之路变成一条满满的收获之路,从他连姓名都没有到满载而归,菩提没有收到一分一毫的好处!
为什么?原因只有一个,菩提对悟空的爱是真爱,是大爱。
菩提祖师那不被世人理解的大爱
前文讲过,悟空来菩提门下时有什么?无道无业,甚至连姓名都没有。
而菩提撵悟空出门时,悟空已经有姓有名有道业。
如果这都不算爱,我还有什么好悲哀......
咳咳,言归正传,菩提撵孙悟空出门的理由只有一个,他希望孙悟空:
手提如意金箍棒,脚踩七彩筋斗云;
无惧仙道与神魔,不怵雷电与水火;
用风云火光伤不透的筋骨,用刀箭缨枪杀不死的意志,打开一条宽阔的坦途。
或许有人质疑:对悟空的祝福与好言道别,有什么冲突吗?
有!
而且不仅仅是冲突,因为一旦菩提柔声细语的和悟空道别,那将后患无穷。
这个问题我们还得回到悟空的出世。
悟空父亲是谁?石头。悟空母亲是谁?石头。他的父母是苍天大地,或者干脆说他无父无母。之所以给他这样的设定,就是希望他身后空空如也,行事不受牵绊,正因这份无牵挂的自由自在,他才有大闹龙宫的勇气、抹掉生死簿的气概,大闹天宫的魄力,以及西天取经的毅力。
试想,如果孙悟空有父有母,他敢下海闹龙宫吗?他敢赴阴砸冥界吗?他敢上天闹天庭吗?玉帝动用了天兵天将以及天庭能动用一切力量依然对他束手无策。要知道,遣人灵山请如来制服,那是万急时刻的孤注一掷!万一如来擒不住孙悟空怎么办?也就是说玉帝已经被逼上绝路了,如果悟空身后有牵绊,谁能保证玉帝不会以此要挟?
再者,悟空看似学艺有成,踩着筋斗云,长生不老,还会七十二变,可谁能保证悟空就是世间独一无二的存在?倘若菩提不以这种方法绝了后路,断了念想,日后遇到困难,他第一个想到的会是谁?菩提能不帮悟空?可一直帮着他,他什么时间才能靠自己?
为了悟空菩提只能这样做,因为他懂得最好的爱就是放手,只有放手,悟空才会没有依靠,跌倒了知道爬起来,压倒了知道去反抗,也只有这样,他才有可能成为佛光万丈的斗战胜佛。
结语
菩提祖师对悟空的临别“恐吓”,向来颇受争议,有人说菩提自私,也有人说菩提小气。
其实,菩提只是选择了一条对悟空有帮助的方式与其告别而已。
人生难得有缘聚,这一别,不容易。
这一别,灵台方寸无猢狲,斜月三星少一人。
这一别,承欢膝下十余载,前途漫漫从此别。
这一别,深渊火谷龙虎啸,身后再无菩提师。
这一别,谆谆教导成回忆,终踏陌路做行者。
但这一别,终须如此。
悟空,珍重!
写在后面的话
电视剧《宝莲灯》里剧情结尾的大反转,杨戬是这样解释他为什么要一直与沉香作对,只有变成你的敌人,你才会不停的战斗,你才会越发强大,否则,我来帮你,你什么时候长大?
郭德纲在某节目上谈带徒弟时说,带徒弟真跟带自家孩子是一样的,他是你看着长起来的,你看着他从小变大,你看着他犯错误,你看着他出成绩,怎会说撵就撵?
师徒情,父子情,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或许基于此吧。
参考资料:《西游记》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