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
今天看了一篇文章,大概内容是有一群得了抑郁症的孩子和家长们参加共训营的经历及变化。
这些孩子无一例外都是学校的尖子生。得病的原因虽然有所不同。可相同的是家长没有重视孩子的心理变化,而是强势粗鲁的让孩子按照自己设定的方向前进,导致的孩子的心理发生了病态变化。
感
其中有一个小画面,讲共训营的第二天妈妈和孩子一起出去吃饭,孩子说要点菜,妈妈同意后,由孩子来点,可是孩子点了好几个菜,都被妈妈给否定了。最后还是由妈妈来主导这个场面,包括盘子怎么摆,碗筷怎么放……。这一小画面不正在现在的很多家庭中上演吗?一个方面是家长总是以自己的喜好来要求孩子。另一方面是在很大程度上家长对孩子不信任。还有一个方面是,家长不懂得倾听。
思
我们现在的家长大多是80、90后。特立独行的特别多,很少会去换位思考,体会别人的感受。正是因为这样,很多家长只是一味的要求孩子做这做那,当孩子和她说:“妈妈,我想和您说一个事!”时,她对孩子的态度总是很不耐烦的说:“作业都没写完呢,有啥可说的,做完作业再说!”这时家长的耐心呢?孩子只是想和你讲一讲自己的一些开心的和不开心的事情?想让家长们帮助自己拿拿主意,分析分析事情的因果。
我们时长说,孩子总是欺骗我们,总是撒谎。我们可曾想过我们真正信任孩子有几分。有一个小游戏叫做“领路”。就是将参与游戏的两人中的一个人眼睛蒙上。由另一个人来给领路。从起点走到终点,在沿路会设计一些路障或台阶等。在这个游戏中,被蒙住双眼的一方一定要完全相信领路人,两人才能安全到达终点。我曾经在大街上和我当时只有8岁的儿子玩过这个游戏。我闭着双眼,穿流如梭的人群和偶尔停靠的车辆不停的在我身边经过,还有那些让人感觉不安的眼前飞过的人影。担心卖空的台阶总是让我不停的挣扎睁开自己的眼睛,哪怕只是嵌一点缝也行。最后我还是忍住了。我不停的告诉自己,我要相信孩子,他能把我领到目的地。就这样,50米长的路,我们走了20分钟后,到达了终点。我们相互紧紧拥抱,被彼此感动。有时也许只要一句“我相信你!”的话就是我们作为家长对孩子最大的理解与帮助!
行
我们在完全相信孩子的同时,我们也要允许孩子犯错误,因为他们毕竟还是孩子,他们的自制力,和意志力和大人还是有差别。我们不能用要求大人的标准来要求孩子。孩子其实很简单,他们需要的只有家长用心的陪伴。只是默默的呆在孩子身旁,看着孩子做事而不指手画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