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想表达在大学学到很多东西的时候,我们总会说大学教给我很多东西,仔细想想这句话好像是不太对的,大学只是一个地点它没有主动性又怎么教你东西呢,我想教会我们东西的应该是大学这四年的生活经历,是我们对这些经历的思考。
前两年我知道了:你早晚都会是一个人所以不能虚度。
刚入学的第一年每个新生对这个陌生的环境感到新奇又有点胆怯,仿佛结伴会使自己变得勇敢也更自然,所以大家一起上课一起下课一起吃饭甚至一起睡觉。后来有些人买了自行车你们上下课便不再结伴,有些人习惯点外卖而你去食堂吃饭便不再结伴,当每个人对自己的时间有了各自的管理你们去自习室去图书馆便不再结伴,随着与周围人的逐渐熟络,每个人的朋友越来越多,最开始一起前行的小伙伴也只不过是最开始了。我相信你第一次自己在食堂吃饭的感觉应该是糟糕极了,你会不自觉的认为整个食堂吃饭的人都有饭友唯独你是一个人,为了掩饰心里的孤单或许你会拿出手机边刷边吃,到底有没有看进手机里的内容只有你自己知道了。后来当你再遇上要一个人吃饭的时候,你会选择打包,这样你就不再用在偌大的食堂当异类了。除此之外,你可能会因为恐惧一个人去上课而苦苦央求小伙伴等等磨蹭的你,你以为这样就可以躲过一个人吃饭、一个人走路的尴尬,可是你真的躲过了吗,你真的能躲的了成长吗?
当你兴冲冲地约朋友去逛街去看电影时,他们因为没兴趣没时间拒绝了你,你就不去逛街就不去看电影了?显然不是的,至少我不会因此就取消自己当下最想做的事。所以该怎么办呢,只能硬着头皮自己去逛街,自己去看电影。凡事跨第一步都特别的难,但是挺过来就好了。
第一次去逛街,当你看上一件喜欢的衣服欣喜若狂的想问问好不好看却不知道该问谁时,那一刻你会有些失落,可换个角度想如果你旁边有个可为你提供意见的人,他说那件你喜欢的不行的衣服一点也不好看,这时你是不是又该纠结了呢?你买衣服买的是你自己的眼光和品位,是不能光靠别人的评价来做决定的。真觉得不知所措时应该认真问一下自己:我真的喜欢吗?后来我总结我一个人去逛街的标准:喜欢我就马上买下来,我会犹豫一两分钟的我就不买,我觉得既然有犹豫的时间就说明我没那么想要它,这样一来买一件衣服就变得如此简单了。无需问谁,不用纠结。后来大家说我买的有些东西怎么那么奇怪,可这不正是最珍贵的吗?你不假思索买来的不正是最体现你个性的东西吗?没人左右,你在穿自己想穿的。前段时间说到去看电影的事,小伙伴很惊奇:“你一个人去的啊?”“对啊,我自己,就在学校附近那个不远。”“哦,我是觉得自己去有点奇怪啦,别人都是一起去看的。”其实真没想象中的那么奇怪,每个人是在独立的位置上观影,你干嘛非要把人家想成连体婴儿,把自己想成独立个体,而且你去影院是为看片子这与和几个人去看又有什么关系呢?再说你们是几个人来的没有任何人会关心,电影院也不会给你便宜,所以你一个人又怎样呢?我后来和小伙伴说我特别喜欢一个人去看电影,因为我能看我最想看的那部,我不用担心别人和我一起看是不是因为迁就,也不用因为自己为了和大家一起勉强看了一部不怎么喜欢的而感到不爽。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有时我也在想我是不是太自私了,我不善于迁就也不喜欢,我总觉得拒绝自己不想要的对彼此都好,你会在做自己的路上遇到志同道合的人。
在过去的生活中不管是上课下课吃饭睡觉逛街看电影你都经历了一个人的时候,在未来可能还有更多等着你一个人去完成的事,没人管你我想怎样,我们总归要长大的,我们要在即使是一个人的时候也能从容地把事情做好。
如此看来,我们早就知道了自己早晚都是会一个人,所以还有什么好怕的呢?
PS:过节学校较往日安静许多,班里同学家都回了家,宿舍有我和没回家的师妹,周围有些冷清。无聊就写了这么个东西,语无伦次,看的人勉强了。最后附上背影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