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林悟道《金刚经》第九品 :一相无相分 第一章
第九品 一相无相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
“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不来,是名阿那含。”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著我、人、众生、寿者。世尊!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世尊!我苦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红林悟道--《金刚经》第九品 :一相无相分
上品悟道中我们讲过宇宙间万事万物的“名子”或“名称”,是我们认识世界的开始,从叫第一声“爸爸妈妈”时,无数的“名词”让我们认知了世界,并在以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常常用些“名词”与人交流,因为,别人也懂得这些“名词”的意义。各个国家的百科全书或字典和词典都严格规定了这些字与词的意义、用法、属性等,尤其是科学词语,这样做的目的是规范和便于沟通,但同时也把我们的思想规定在了这种规定上。“名”,在社会学意义上,是名声,名气、名利的意思,现代社会为名所累,每个人都有体会,这是因为我们追求的本质变的太过物质,成功的定义太过世俗与金钱化。
“名”曾经也有社会意意识形态之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只是社会学家为不同的社会制度起的名子而已,却成了世界东西方文明对立的起因,世界人民也是为“名”所累呀。所以,佛祖如来,让世人离相修行,不要为名所累,是多么的伟大。佛教,拯救世人,让人脱离苦海,见性明性;儒教,教化世人,让人懂得礼义廉耻,学会遵道循理;道教,升华世人,辩证认知,认清世界,返璞归真,身心可在宇宙间逍遥游。这就是三大宗教的宗旨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