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上常有学生问及Mindfulness(静观或译作正念)、Meditation(冥想)、Imagery(意象)、自我催眠等等的关系与分别。自己也是一个好问问题的人,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做了一些的梳理,以下作一简单的介绍。
粗略地说,默想静修练习(Meditation practice),以佛教的用语,分为「止禅」和「观禅」两大类。以近代西方身心健康的科研学者用语,则称为Concentration meditation(直译为专注冥想)和Mindfulness meditation(静观/正念)两类。Mindfulness meditation(静观/正念)又有称为Insight meditation(内观)。
专注类的冥想,顾名思义,就是将心思集中专注在一个对象上的冥想,强调的当然就是专注在所选定的对象之上。这「对象」可以是一句咒语、一句圣经、一点烛光、一个佛像、一朵莲、一个音、身体的一个部位….。
佛教中「止禅」的传统修习,据说是可以令心境达至非一般的平静境界,进入一种忘我的境界。
「慈心禅」(Metta meditation),类似我们熟悉的「静观自我关怀」中的「给自己和别人慈爱」,也归属于这专注类的冥想。
基督宗教的归心祈祷(Centering prayer) 、耶稣祷文(重复诵念:「主耶稣基督,上帝之子,怜悯我罪人」),以其修行方法而言,都可归于这类别。
专注类的训练,除了安静「打坐」类的专注冥想外,也有加入艺术创作元素的活动,例如:最近流行的禅绕画(Zentangle)、绘画曼荼罗(Mandala)和静心图画填色等等,都能培养专注力,也能达至平静内心。
至于静观(正念),强调的是不批判地观察/觉察当下的体验。当然没有专注,也难以觉察,(有传统南传佛教老师会要求学生先修习止禅,有一定程度的定力后,再修习观禅)所以初学静观,很多老师都带领学生专注地观察呼吸,例如腹部的变化,空气的温度等等。也因此,很多初学者都误会静观就是单单注意呼吸的冥想,误以为是专注类冥想(concentration meditation)。其实这只为了方便初学者的学习法。长远而言,练习静观,还是应该记着培养「观察」的力量。
常见的静观练习包括:身体扫描(观察身体当下不同部分的感觉/体感)、静观进食(以五感(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观察」眼前的食物)、静观步行/动作(觉察当下脚掌、腿等位置的身体的感觉)和静观呼吸。静观练习的目的是培养不批判的觉察力量。古人和现代学者都主张以观察身体为入门,再进而观察情绪和思维,因为身体的感受比较容易观察,情绪和思维较难。(宗教的修行,更会指向觉察万事万物和这个「我」都是不断流转变化,都是因缘和合)。
经过日渐的培养,自然对自己、别人和环境的觉察能力(和接纳)渐渐提升,便有能力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真诚地做自己,管理和表达情绪也较容易,对别人和生活际遇的了解也深入了,欣赏(包括自己、别人和生活)的能力也提高了,所做的大小决定,也更合乎自己的人生价值取向,而不是无意识的条件反射。
补充一点,静观不一定要「盘腿打坐」,生活上每一个活动都可作为静观(就是培养觉察)的活动,佛教所谓「行住坐卧皆禅」。同时,也不是所有「盘腿打坐」都是在做静观。但每日用一段特定时间,做正规的观察练习(例如,观呼吸)是重要和有益处的。
在「专注类的冥想」和「静观」两类练习之外,又有以「想象」为主的冥想方法,我称这为Imagery meditation(意象冥想),例如,想象一个草原、一个沙滩,以带出悠然自得的心境和身体反应,想象一位大有力量的神祇赋予你力量,想象一个满有爱心的人物给予你关怀和鼓励,想象与自己的「内心的小孩」(Inner child)、「智慧老人」、守謢天使/指导灵(Guided angel)对话。在催眠治疗和Parts therapy中也常运用这类意象冥想的技巧;而且,专业的大咖,更可以设计巧妙,运用得出神入化。
以我有限的了解,现在大家所练习的,以上三类皆有涉及。
此外,除了较静态的冥想,还有以身体的律动、舞蹈等方法进入冥想的状态,这又是另一专业范畴了。
外国有一学会将不同的冥想练习(Contemplative practices) 以另一方法分类,也附上给大家参考。
要写的还有很多,希望日后可以续写。在此再多补充两点。
第一,以上的分类和简述,只为弄清一些名词和概念,在教学和研究上,也许有些用处。然而,在生命成长的层次,更重要的是每天老老实实的练习,滋养自己生命,惠及别人生命。
第二,大部分的练习,都需要有无为(non-doing)的态度,简单而言,就是接纳自己当下的状况;而不是否定贬抑现在的自己,不是只一心想着有一个「更好」的自己取代今日的自己。背后的指导性思维就是:你本然地已经「够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