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平:每日一文:《感知论第四部》(145)
145、感知理论有什么用?
感知论是人类迄今从未有过的思想理论,感知论并不是严格意义的哲学思想,但它是新哲学的基础和新思想的起点。感知论颠覆性地改变了人们的三观,颠覆性地改变了既有的一切观念,颠覆性地重树了人类的基本思想,感知论的出现完全在人们的意料之外。
人类历来创造的思想理论全部可以归类为生存思想理论,包括宗教思想,都是人类生存智慧的表达,都在进行着指导人类生存及生活的实际作用。这之前,人类的思维活动及思维模式都以生存为目的,我们在竭力完成求存的目的。而我们没有思考过,生存本身是一种什么方式?存在是有方式的存在还是无方式的存在?我们很难进行这种逆思维性的反思,我们很难质疑我们认识的本质性的存在。在这种我们尚未意识到的情况下,感知论几乎是突然在相反的方向出现了。
感知论提出了世上从未有过的思想观点,生物及人类并不是在求生存而是在求感知,存在并非是客观存在而是感知方式的存在。这两大核心观点全面推翻了人类既有的生命观及存在观,感知论揭示了世界存在的真相和人类存在的真相,指出了人类既有认识的主观性误解,指出人类全部思想认识的方向性错误,指出了人类由于施行生存竞争逻辑模式引发所有问题的实质,指出了人类更换意识模型的必要性和必然性。感知论提出人类必须换一种活法,人类必须改变为另一种人类,才符合存在的本义,才能获得幸福愉悦的生活。
人类在生存模式下已经存在数万年,人类的生存文明已经存在了数千年,事实已经证明了生存模式带来的不可解决的矛盾与问题的根源,证明了人类初期认识的主观性和荒谬性,证明了生存模式给人类造成的伤害与痛苦的必然性。要解决生存模式造成的问题,唯一的方法就是放弃生存模式。人类不再存在于生存模式之下,人间的一切问题立即消解,世界将变成另一个世界。
其实人类早就已经发现了求存模式的问题,但我们可能考虑到的办法是弥补与修正,我们的思想家们一直在设法修改生存伦理、完善生存逻辑、建立有序的生存秩序,使人类生存得更有理、更完善。我们一直在致力于改造人性,使人们能够在生命独立存在的前提下,在个人保持各自生存利益的基础上,人们能够合作创建共同的利益,组成命运共同体,能够和谐地生存下去。但是,我们没有料到,我们的一切努力都不能改变生存法则和生存逻辑的必然结果,我们取其生存模式,就不可能改其生存结果,即便这个结果我们难以接受、苦不堪言,我们的修正与弥补行为都无济于事。人类的苦难因此无边无际、无穷无尽。
直到感知论出现,意味着人类有放弃生存模式的可能,因为只有放弃而不是修正,才能彻底根除人类遭遇和积累的所有不可解决的问题。换一种意识模式是改换人间世界的最好方法和唯一方法,这之前人类无法质疑更无法放弃的生存模式有了可行的替换方案,以感知模式替换生存模式,这是人类有史以来从未发生甚至从未设想过的事情。换一种模式存在,这是感知论为人类提供的可能性。这一改人类的行为方向,让南辕北辙的人类找到正确的道路。
感知论不仅是一种新的世界观,不仅是新的存在立场和新的思想模式,感知论的最大作用就是提供给我们替换生存模式的方案,重构人类新的精神体系和意识形态。我们从未想过的改变将从感知论的出现开始,人类从未实施过的意识变换工程从感知论的传播和理解开始展开。人类从生存意识转换到感知意识,这是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重大变革和重大机遇。
被感知论颠覆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对感知理论的接受中得以重建,换了意识模式的人类无异于再生,全人类运行着新的精神意识体系,这几乎不可能的事实将会出现。这取决于感知理论对人类存在的高度适应性,人类在感知理论的引导下,将获得最佳状态即最为理想的存在。不适应人类存在模式的生存理念一去不复返,人类存在形态从此进入另一个必然的阶段。
感知论的作用不仅仅是对既有一切观念的颠覆,感知理论的最大作用是建立人类符合存在本来的全新的理想的意识形态,使改变了人性的人类得以走进下一个新的纪元。(接下)
注:本文节选自:京东、淘宝电子书:《感知新世界》、《感知新文明》、《感知新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