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五味》,品滋味

05-11  日更131/365  今天更点啥呢?

还在读汪曾祺先生的散文合集,读到一篇《五味》挺有意思。

先生按照酸甜苦辣咸的五味顺序,结合自身丰富的人生阅历,用最简单朴素的文字记录下来生活的真诚味道。

看着先生笔下对美食如画般闲适雅趣的描述,我对味道的有限的记忆,也慢慢充盈饱满起来。

文章开篇就是一句“山西人真能吃醋!”。为什么酸会排在五味之首呢?是重要?还是不过约定俗成而已?反正,我是吃不了酸,也不是特别喜欢。

我没去过山西,但是见过超市里好长一排货架上都是山西陈醋,而且年头儿愈久价格愈贵,上一次看到最贵的一瓶陈醋,大概可以买一瓶还不错的红酒了。

我们这里是吃酸菜的,不同于南方酸菜是芥菜或者圆白菜,我们东北的酸菜是要用大白菜腌制的。寒冷的冬天、或者食欲不振的时候,一锅热腾腾香喷喷的酸菜炖脊骨可以横扫一切饥饿和不开心。

先生提到的老友面,我在南宁也有吃过,广西那里好像很喜欢酸笋和酸豇豆。

国外学习生活的几年,我们有和一个来自上海的小男生合租公寓。我们在亚洲行买来酸菜,吃上一道念念不忘的家乡美食,也给晚归的小朋友留了饭菜。

第二天早餐时间大家碰面,问他有吃酸菜吗?可爱的小劳同学说吃了(他姓劳),但是觉得我醋放多了有点酸,他又回锅加了糖,他说得很认真,我和May也只好忍住不笑。

在小劳那里,我知道上海人是喜欢吃甜的,至少炒每一道菜里都要放一点糖,后来去苏州出差,点了一个什么肉馅包子,竟然是甜口的,我有些意外。

先生说广东人爱吃甜食,我去过广州深圳几回,我还真没有注意这一点,大概食在广东,可以选择的美食范围太多太多了。

不过认识一位香港大厨,他确实很喜欢煲糖水给大家分享。

至于苦,我是真心受不了,一辈子不吃一辈子不想。老爸老妈因为身患糖尿病,听闻苦瓜可以控制血糖水平,倒是会经常买来一些食用,偶尔做个苦瓜煎蛋,我还能动一下筷子。

辣是我的最爱,无辣不欢。四川是麻辣,辣且麻,麻椒不可或缺,在湖南吃到的辣椒是鲜辣,新鲜剁碎的辣椒抹,我们这里的辣椒是晒干捣碎研磨的,辣椒的辛辣可以分出不同的层级,最厉害的变态辣,据说足以怀疑人生,眼泪和鼻涕一把一把地流。

菜似乎一定要入味才好吃,我家里人就口轻,但是婆家人口重得有点厉害,他们认为适宜的味道,对我来说都是咸菜级别的了,而且榨菜一定是顿顿有的。好说歹说,现在公公婆婆终于可以肯少放一点点盐来调味了,健康饮食的万里长征刚走了一小步。

在青岛、在大连、在桂林,美食街上都有吃过长沙臭豆腐,后来也去过人头攒动的长沙火宫殿坐下品,我说不上来哪个更与众不同,在我心里,这种特色小吃就是吃个夜市里放松闲逛的烟火气,在哪里吃都一样。

比起对苦味的本能逃避,我更喜欢奶酪芝士和榴莲的味道,尽管有人说他们两个是臭的。


中国人,中国胃,走到哪里都想着家乡的味道,无论酸甜,还是苦辣,哪怕咸臭,熟悉的食物可以带给我们安心和满足。

有人说这种安全感,不亚于爱人的怀抱,我觉得是真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读汪曾祺先生慢煮生活其中一篇“五味”,让人开了眼界。文章虽然不是很长,但是对酸,甜,苦,辣,咸,臭的描述很有吸引力...
    彭建华的成长日记阅读 1,792评论 4 2
  • 酸甜苦辣咸,酸居首位。有人说是按声调排的,酸甜苦辣,依次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有人说这是根据人类生活的习...
    静彤麻麻阅读 3,607评论 0 3
  • 我过去吃饭有点挑。 猪肉不吃,肥肉不吃,鸡肉的皮不吃。母亲担心我不大吃饭,饮食上多迎合我的习惯,因此这嘴巴是养得愈...
    彭百万被注册啦阅读 977评论 1 19
  • 在我刚进公司的第一天,我便听说了五味先生这个大名,据说此人酸,甜,苦,辣,咸没有一样不爱。 自从我听到了这句话后,...
    文侠秘籍阅读 926评论 5 24
  • 齐帆齐微课 《人间草木》是汪曾祺先生的散文代表作品,汪先生是沈从文先生的得意门生,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是京派作家的...
    义乾城阅读 1,344评论 0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