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作业做完了,请给我一颗巧克力!

001

“晨晨,你今天真乖,好棒呀”生活中,无时无刻,爷爷奶奶都是在夸奖。

人家说的,隔代亲,在我家真的是淋漓尽致的表现。当晨晨还是一岁多点的时候,晨晨放一个屁,奶奶都要闻一下,为什么呢?因为要分辨她消化能力好不好,吃了什么东西。是不是有点夸张?更夸张的是,奶奶恨不得说“晨晨,你的屁好香”。

给予孩子宠爱本身是无害的,是欢乐的,惊喜的。现在家里都是当宝贝一样的,给予最好的,不仅是物质,更是从精神上要满足孩子。要鼓励孩子的自信,要提高孩子的情商,还得照顾孩子的逆商。


002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我们过度夸奖孩子到底是不是正确的?夸奖,本身是没有错的吧,任何人都喜欢听好话,包括我们自己,但是过度的夸,其实是有益无害的。

我们很容易掉进这样的性情之中,特别是当我们成为父母的时候。“”如果你完成这次作业,我给你一颗巧克力“”,在孩子眼中这一行为,更多的是得到一颗巧克力,而非做作业本身。有时候,自己也会不自觉的这样做。陷入一个误区,以为给予了物质的奖励,以为是更加直观化的。却不懂的直观触动的动机只是为了得到想要的物质,那么所有的学习或者成长的乐趣,就只在得到想要的东西。

想想若干年后,孩子上学了。当老师引入一个话题,或提到一本值得阅读的书,学生们会问,“这会出现在考卷中吗”?这么明显的暗示了,如果这其中不涉及分数,那么学生不会费精力去关注老师的建议。这个时候,你是得怪自己呢,还是得怪孩子?

 

003


将宠爱或奖赏变为“贿赂”,并将其与特定行为相连,会改变整个行为的初衷。奖赏和惩罚都是与同一个因素相关的,为实现某个目的而控制一个孩子或一个成人。奖赏改变了许多关系的性质,提供奖赏,确实为受奖人提供了更多动力,但同时也将其他人的注意力转移到奖赏和对施与人的取悦上来。

孩子们受到了成人的影响,很快就会发现,不管自己做什么,都可以得到奖赏。给他们的一颗星星或一个奖励的证书,适当的夸奖或者奖励,是可行的。正面的肯定确实可以有益的强化孩子探索和发现的进程。但你有没有想过,比如有一天,你让孩子去倒个垃圾,她问你来要报偿,你会怎么做呢?

频繁的夸奖,这可能是阻碍,而非帮助这一进程的推进。如果我们过多的夸奖和奖赏对方,那么他们就会陷入一个复杂的进程,得到太多的重视,而变得飘飘然。因此,不论在家里,单位,还是在教室里,当我们仔细倾听他们说话,看着他们做事,为他们提供指导和他们解决问题的时候,我们实实在在表现出我们尊重他们,并承认他们对我们是重要的,这样就足够了

那么下一次,你还会对孩子说,你快点做作业,做完了,妈妈给你一颗巧克力。

当孩子认真的完成作业,得意洋洋的交上作业的时候,用企盼的眼神渴望那颗巧克力时,

亲爱的你,会怎么做呢?



我是燕妮,我想和你一样,喜欢自己,并喜欢这个世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亲子日记第1天 4月24日,星期一,小雨 今天开始写亲子日记,记录孩子成长的点滴,希望自己可以坚持下去,每天至少一...
    月儿贝贝阅读 7,942评论 2 22
  • 因为在档案馆供职的缘故,经常会有相熟的朋友托我查档案。为人效劳并不为难,为难的是可能办不成事。办不成事恐怕...
    杨仲达阅读 440评论 0 0
  • 1.准备工作: 下载32位的JDK6 Java的开发包我也不想装这玩意儿,但是Eclipse依赖他,没办法。 ht...
    旅行家John阅读 1,292评论 0 3
  • 其实,我只记得少年的你 那是江南的春天门前满山翠竹杨梅尚青而我已经在等待着你的归来 等待中我一天天长大,成人爱上了...
    Jack老钱阅读 356评论 4 9
  • 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寻求内心最真实的自己,对?还是错?有些事情无关乎对与错,瑜伽经中讲到非暴力,做善事做好人。 尽力而...
    Smile_Zhangjie阅读 126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