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读书。不是认为它是一件多么神圣,多么有品位的事情,而是把它当成一种享受,就像享受我自己的生命一样。我觉得这是任何时间任何年龄段都应该要做的事情。无论我们是孩子、青年还是中年、老年,也无论我们是工人、农民、建筑师、新闻记者还是互联网行业的IT工作者。
上了大学之后,读书的人越来越少,大家都变得越来越忙,各有各的说辞,忙着经营人脉,爱情,忙着讨好,忙着练习伪装,当然还有那么一少部分人努力出人头地,努力实现梦想。大学,这是一个人生的过渡期,每个人都在经历一场蜕变,不管身体上、心理上还是精神上。一个独立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开始慢慢习惯一个人独自处理事情,独自生活。随着年岁的渐长,我们也从中慢慢理解大学之于人生的重要意义。
在大学,我把更多的时间给了读书。其中也参加了很多社团,比如记者团、广播台、话剧社、人力资源协会、学生会,干了许多事情,比如参加辩论赛、去敬老院、特殊儿童治疗中心去当志愿者,去采访、写新闻稿、参加野外拉练、爬山、一个人出行、参加数学建模竞赛、参加英语演讲比赛、参加朗读者比赛等等。也曾经坚持晨跑、夜跑,也曾经忙到一天只吃一顿饭,也曾经为写数学建模论文看到了图书馆凌晨四点的灯光,也曾经为做一个PPT熬夜到凌晨三点,也曾经为写实训论文在浪漫的平安夜听着舍友的呼噜声一夜未眠。当然更忘不了曾经为一个人在雨夜的天桥上傻傻站了两个小时,任雨水与泪水一次次模糊双眼,走到宿舍还要假装开心,笑得嘻嘻哈哈。
这些,经历过的都是宝贵的财富,所幸也学到很多,结识了五湖四海的朋友。也越来越多的人劝我积极去考证,去用更高的学历去证明自己,去开发更加优秀的自己。我并不否认这种说法,也会不竭余力的去努力践行。但我有更加深刻的思考,我总认为读书不是去以考更多的证,修多少学分为最终的目的,而是始终保持一种好奇心与热情去探索未知的知识,去学习一种思维,一种本领,为以后更好的工作以及更好的生活。不只有现时的好处与进步更有未来的丰富与满足。
我喜欢看一些当代青年并不常涉猎的“闲书”。比如诗集、画册、哲学、心理学等,并不喜欢读成功学。因为没有一个人可以去复制任何一个人的成功。成功都是特定的机遇下对具有特定品质的人的一种额外嘉奖,并不具有普遍性。我常想:我们的一生太孤单只能经历一种人生,通过读书我们还可以看到形形色色的人生。穿越时空,穿越时间,我们可以在思想的自由天地里恣意狂欢。我们不是不敢承认现实世界的复杂,而是在看清后仍能够面带微笑的去原谅并重新接受。在一次又一次的原谅中日渐练就一颗丰盈的心。我们都知晓一颗丰盈的心,必然隐藏着深受苦难打磨而形成的慈悲。如一座火山爆发,经过高温熔融,并经风吹日晒而浴火重生,最终成为优美致密的花岗岩。
一个时代下,通常情况下塑造了太标准的思想观念,换句话说就是形式下的灵魂太单调也太单薄。我们中间太缺少有趣而又完整的灵魂了。这就是为什么说我们这一代人从事数学、化学、机械、建筑、工业行业是为了下一代更好的从事文学、艺术、天文学。使下一代不再像上辈一样,永远把头低在土地上,而是更有尊严地仰望苍穹,寻找更多地可能性,探索更神秘的未知。
天堂,承载了生人对未知,对另一维度世界太多的美好希冀,我们想象那就是一个图书馆的样子,我们可以赤着脚,坐在温暖而又美好的地方,使我们的心更加柔软与充盈。
在这个读书都需要想法设法地鼓励的时代,我们偏要让它成为一代又一代人心中一种美好的情怀,不是形式,而是生活的意义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