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思考有以下几点:
(一)既然人最终都会死,五蕴皆空,我们这么辛苦为什么?
在看到死亡终点若隐若现后,我有过那么一段时间会想,我天天学习、写作有什么用?天天辛苦劳作有什么用?不如彻底放飞,不如撒手不管,不如一切都放弃?
最终,我的答案是“不能,因为有爱和责任。”
有家庭有孩子,有自己残剩的人生,就要努力活出生命的意义来,而不是想出什么意义来。我每天做的事,写的文字,画的画,做的美食,能给自己带来快乐,给家人带来快乐,那就是我辛苦的意义。
(二)我活着为了什么,我的人生价值何在,我走了,想要在这人世间留下什么痕迹?
想通了想透了,就不会觉得人生了无意义,一切都是空,我们还是要努力活,活出人的意义和价值来,燕过留声,人过留名。
留不留在自己,而不是别人,别人记录不记录,记得不记得,都是别人的事。
关键是我们自己,活着的时候,有没有人需要你,有没有人依赖你,有没有人需要你的存在,那是我们生命的价值。当有一天,我们的肉体死亡消失,有没有人记得你,没关系;我写的文字有没有人来看,都没关系,我能体验的、能享受的,只有我这当下的人生,要珍惜当下,感恩拥有。
(三)认真思索未完成的生命清单
你有没有很认真的想过,如果让你离开,离开之间你还有什么心愿想要完成?把它列在纸上,如果,依你现在的条件,你能实现,就去实现他吧;如果责任在身,暂时还无法实现,那么,也列个计划吧。
我最想的就是将来有时间,要去一个未被开发、风景秀丽、空气清新的地方,有网络、有基本生活设施,没有任何工作、任务、烦恼、心思,返朴归真,住上一个月、三个月,看看书、画画、运动、闲逛,没有工作没有喧嚣没有任务没有学习,什么都不想,放空。
就像《向往的生活》里,那些不为人知的山村角落,抛开预设的情节、任务,就是纯粹生活,看看天看看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第二个是不再为经济烦恼,有生之年再买辆心仪的车,买套小房子。
第三个是我的自媒体号有一定影响力,至少能在网络世界留下一点痕迹,荡开几圈涟漪。
第四看到儿子长大成人,独立生活。(更贪婪一点:看到他好好工作、有下一代、有幸福的生活)
第五与爱的人,同频共震,不再争吵、相看两厌,携手度过余生。
全世界人类平均寿命71.4岁,我对自己的期望值比这低很多,这样,余生每一天都是赚到的。
如果一定要让我选择,我一定想要质量,而不是长度,没有质量的生命长度,没有任何意义。
这些,有的正在实现中,有的还遥遥无期,老子说,有所为有所不为,我就做现在必须应该做的事,内心笃定将来会发生的事,顺应自然、顺势而为。
不然,不叫自在,叫自私;无为不是不为,为自己而活也不是只顾自己,不然,那叫自利。
(四)看问题的角度、观念,彻底颠覆
比如失业,无论是自己辞职还是被炒,以前的我一定会沮丧、抱怨、愤怒、忧伤,担忧生活来源,忧虑经济拮据,认为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甚至觉得领导没本事、社会不公平、同事太狡诈……
然而,换个角度,从人生终点来看,我会这样想,这说不定是件好事,可能以后我会找到更好的工作,可能有更好的机会在等我,可能我又会尝试另一种活法,增加一份工作经历,多认识了一圈人,多一个简历中的一行字,多一种生活的体验。
有人说,他的认知体系里,没有“余生、剩余”之说,每天只是随着惯性,随波逐流,工作、家庭、朋友、业余生活,每天忙忙碌碌。
有人说,每天忙忙碌碌,却总感觉自己的生活无价值,无意义,深深的空虚感与无力感,甚至是恐慌感,那是因为,我们的人生,没有找到归宿感。
(五)我是我自己人生电影的导演和演员,为自己的人生传记增添情节
我曾经想像过,当我有一天将要离开,我回顾自己的一生,会有什么遗憾,有什么骄傲,我的这场人生电影,情节丰不丰富,精不精彩?
真正思考人生终点后,我曾经很认真地回顾自己一生,我做过很多工作,从事过各行各业,认识过无数人,在生命中来了又去了,有的从此不再联系,有的沉淀下来,成为朋友,成为熟悉的陌生人。
回顾生命意义的角度,我现在的一切努力,都有意义,我每天做的,都不白做。
我们度过的每一天都是有意义的,都是让你变得充实、成长、学习、有意义的。
不要逃避,不要害怕,一旦想通了想透了,你的人生一定会更加踏实笃定、美好幸福哦!
大家好,我是拂尘记,写日常感悟,聊亲子日常,拂生活尘埃,感人间之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