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扶风功曹马融对策说:“现在,各种法令条规,以及春夏秋冬等四时的禁令,用来承受天命,顺应民心的,都已具备,而且很完整,不能再有增添了。可是,上天仍然有不平的反应,百姓仍然嗟叹抱怨,原因在于,百姓虽多次听到朝廷要施行善政的声音,却没有见到善政的实惠。上古所谓使人民富裕,并不是能做到家给人足,而只是酌量财富的多少,制定适当的用度。所以,出嫁和娶妻的礼节俭省,男女就可以及时婚配。丧葬和祭奠的礼节简单,死者就可以及时掩埋。只要不误农时,农夫就能取得好的收成。既有妻子儿女的牵挂,又有家庭财产的顾虑,抛弃这些而去为非做歹的人,即使还有,也肯定不多了。”
[点评]
马融的意思是,由国家出台政策,让婚事丧事简办,既节省不必要的开销,又节省时间不误农时。
太史令、南阳郡人张衡对策说:“自从创立荐举孝廉制度,迄今已有二百年之久(汉武帝元光元年开始举孝廉),都是优先修养孝行,有了孝行,仍有余力,才开始学习法令条文。而陛下去年的诏书,以能通晓儒经章句,能写政府公文为标准,就算他有至孝之行,也不能应征,这是舍本求末。曾参对父母至孝,然而,实在迟钝笨拙,文学不如子游、子夏,政事不如冉有、仲由。现在想使一个兼备这些本领,纵然外表可观,内在必有欠缺,这就违背选举孝廉的本意了。而且,郡太守和封国相,接受朝廷的任命,负责维护所辖境内的安宁,是国家的大臣,却一下子被罢黜了十余人,官吏和人民都疲于送往迎来的差役,新旧交接时,公私发放浪费。有些人本来治理得不错,深得百姓的好感,却因一点小过,将其免职,这是强夺人民的父母,使他们哀叹。《易经》上说:不要走得太远才回头。《论语》上也说:有错不要害怕改正。连朋友之间相交,都不应该包庇过失错误,何况帝王承受天命,治理万物,以天下为公呢!今年上半年以来,天上出现妖星,地下发生地震,上天的警告,已经非常明显,令人寒心!聪明的人,当灾祸还没有萌芽时,便把它消灭。而今,灾祸已经出现,应该心怀恐惧地整顿朝政,才会转祸为福。”
[点评]
张衡针对的是前一年的“阳嘉改制”。朝廷根据左雄的谏言,对选官制度进行了改革,在地方推荐之后增加了中央政府考试的环节,让真正有品行有才学的人有机会被录用。张衡反对这一改革,但皇帝已经定调,不可能改回去了。实际上,这次改革对文官系统的改造是有进步的,开启了后来科举制度的先声。
顺帝看了大家的对策,以李固为第一名,并立即命乳母宋娥搬出皇宫,回到她自己的私舍。各位中常侍都向皇帝叩头,请求恕罪,朝廷一片肃然。于是,任命李固为议郎。
顺帝比他的爹安帝的觉悟还是要高,安帝是在吃喝玩乐中麻木不仁,大臣说什么都没用,把他说急了还要反咬你一口。而顺帝还有上进的念头,此前在左雄和李固顽强上书后,国丈梁商为国舅梁冀辞去爵位,奶妈宋娥也搬出了皇宫,宦官也被下诏谴责了。对于难以割舍的私情,顺帝能做到这一步算是不容易了。
然而,乳母宋娥和宦官都非常痛恨李固,于是伪造匿名黑信,罗织罪状,诬谄李固。顺帝下令查办李固,诏书没有经过尚书台而直接下达。大司农、南郡人黄尚等请求梁商营救,尚书仆射黄琼进行挽救,重新辩明事实真相。过了很久,李固才被释放,调离朝廷担任洛县县令。李固辞官,回到故乡汉中。
[点评]
李固收到陷害打击,但是金子早晚都要发光的,他的才干在后来梁商辅政时期得到充分发挥。
马融十分博学,精通儒家经书,文辞也很优美,对策后,也被任命为议郎。
张衡擅长撰写文章,通晓礼、乐、射、御、书、数六艺,虽然才华盖世,但毫不骄傲。他善于制做灵巧的装置,尤其通晓天文、阴阳、历法、算术,做浑天仪,著有《灵宪》(天文学),性情恬适,淡泊名利,不羡慕别人,他担任官职,多少年都不见升迁。
[点评]
张衡是中国古代一个让人叹为观止的天才人物。他的才华无所不包,从文学到科学。他的大批发明和发现即使今天看来仍然那么先进和新颖。他发明的浑天仪、地动仪、指南车、自动记录里程的鼓车、能飞行数里的木鸟等等这些东西,都超越时代。对于这样的人来说,淡泊名利,压根就是没有时间去考虑俸禄几何。
太尉庞参,在三公之中,声名最为忠直,曾多次遭到皇帝左右的诋毁。一次,正遇上所举用的人和皇帝的旨意相抵触,司隶校尉便顺着风向,对庞参进行弹劾。当时,朝廷正召集茂才和孝廉,庞参因遭到弹劾,于是声称有病,没有出席。广汉郡上计掾段恭乘与会之机上书说:“我看到,道路上的行人、农夫、织妇都说:‘太尉庞参,竭尽忠节,只因为他奉行正直之道,不肯委曲已意去奉承别人,孤立于那群奸之徒中间,使自己处于被中伤的境地。’奸陷害忠良,这是天地间最大的禁忌,君主最重要地戒律。过去,白起被逼自杀,各国的国君斟酒祝贺。姬友来归附,鲁国人欢庆他来拯救国难。国家任用贤能,才可治理;君王依靠忠良,才会安全。而今,天下之人都庆幸陛下有庞参这样忠良和贤能的辅佐,希望陛下最终还是宠信他,以此来安定国家。”
奏章呈上后,顺帝下诏,立即派遣小黄门代表皇帝问候庞参的病情,并派御医送去羊和酒。后来,庞参的后妻忌恨前妻的儿子,将其投入井中谋杀,于是洛阳县令祝良上奏弹劾庞参有罪。秋,七月二十日,庞参被以天变灾异为由免职。
[点评]
从庞参一案来看,顺帝对忠臣还是有好感的。庞参最终被弹劾免官也有自己的责任,“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齐家”出了问题,至少是选的后妻,看人不准。
八月一日,任命大鸿胪施延为太尉。
鲜卑进犯马城,代郡太守率军讨伐,未能取胜。不久,鲜卑首领其至犍去世。从此以后,鲜卑对内地的抢劫和骚扰,较以前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