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每周一的“晚霞无限好”读书会,早上9点准时连线开始,五位爱读书的长辈都到齐参加,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他们的积极和欢喜的状态。
今天我们继续读季羡林老先生的书《心安即是归处》的第贰章“有福读书,可慰平生”。一个“福”字,一个“慰”字,即道尽读书的美好和读书的效用。
这章收集了从季羡林先生74岁到90岁期间曾写过的八篇关于读书的随笔,如下:
1、“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
为什么?因为书是传承人类智慧的大事,是人类进步,向前发展的“接力棒”。
2、开卷有益。
季老寄语大学生,读书仍是重要的信息源,所以非读书不可。感到迷惘时,唯有读书为我解忧,专业书要读,专业之外的书也要读,知识面越广越好,就不会轻易被大时代所弃。
3、“我”和书。
季羡林先生和书融为一体。
4、藏书和读书。要读书,读好书,才能上无愧于先民,下造福于子孙万代。
5、对“我”影响最大的几本书
6、“我”最喜爱的书
7、希望在你们身上
8、一寸光阴不可轻
每篇文章短小精悍、用词精贵、内涵丰富,读完后,只觉唯有“四时读书乐”,读书全是宝,给人以知识,给人以智慧,给人以快乐、给人以希望。
读完第5、第6篇,只想把对季羡林先生影响最大的书、最喜欢的书也找来一看。第7、第8篇是季羡林先生时隔四年的两篇短文,都同用了宋代大儒朱子的一首小诗,来寄望年轻人要持续学习,珍惜时光。
少年易老学难成,
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
阶前梧叶已秋声。
书读一半时,我母光惠书友突接消息,住楼下的一位教授仙逝了,妈妈霎时心起波澜,顿感时间真是生命,虽知老之将至,也明死无逃避,但一时也难平起伏之心。此时此刻,无人能替,无人能帮,正可体会“读书可否慰平生”了。
老年人时光无多,年轻人青春易逝,无论老少都无法改变老死的结果,但皆可珍惜当下每寸光阴,做“天下第一好事---读书”。
充实生命,提升素养,让内心能在无论大事小事面前都能安宁以对。多读书,读好书,更能达至“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自在。
有福之人能读书,
读书之人能有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