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格桔子课后孩子身上的故事
我今天记录下来的,是在跟孩子、跟品格桔子的老师们一起探讨品格课程的过程中,在孩子身上发现的事情:我发现原来对于“情绪(自己的和别人的情绪)”和“如何对待情绪”,孩子自己也是在寻找答案的!对于我来说,这是一个全新的发现,也是我以前从来没有意识到的方面。
先从最开始我跟品格桔子的接触开始介绍起吧。
大约两年前,好朋友春雨开始接触品格桔子,并把我们拉进品格桔子微信公众号,听了一次桔子叔叔的微信群在线讲座,已经忘了当时讲的是什么了,就记得桔子叔叔语气亲切、讲的道理事例都很通俗易懂,听完后觉得有些东西可以学着实践下的感觉。也参与过一次小草老师的亲子课。
然后是那年寒假的冬令营,我们因为要回老家没去成,但身边的小伙伴去了四个。过后听他们提起那次冬令营时,孩子们是一副怀念向往的表情;父母则对活动的组织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认为活动有利于孩子品格的培养。
到上个月,好朋友双双跟我提起对豆豆胆子小的担忧,并说起品格桔子有49天的品格课程,她想带着豆豆去尝试下。我的第一个反应就是,课程听起来不错,如果能达到那个效果则更好了,但豆豆会愿意去上吗?对于昀杰,虽然我知道他是有自己的想法的,但他不大喜欢表达,我的直觉是,他应该是需要再等1-2年才能接受品格这些概念。
然后也是因为姐姐已经开始上了,我也是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先把昀杰“骗”过来试听一次。
第一次课后我跟张老师聊了聊,张老师跟我描述了他当选班长的过程,并说了课上的两件事:一是昀杰组织大家一起用卡片摆出两个爱心图案,并在老师的引导下,讲述了他是怎么做到的。他说小时候学过乐高,能先在头脑中有一个空间的构思之类的;二是他跟老师提到,他在学校跟同学吵架后会生气,有时候还会生气好长时间,整个课间十分钟都在生气。老师问他生气的时候是什么表现,他说就是不说话、也不做任何事情。老师问他会不会尝试表达出来,让别人知道他生气了,他说没有。然后老师设置了一个情景,假设他在生气,让同学们拍拍他并用言语安慰他,然后问他会不会感觉好一点,他说会好一点。
这惊讶到我了。尤其是生气的事情,他虽然有时候会提到班上的同学们有调皮有干扰到他的现象,但他从来没有提到他会生气之类的。(也许他已经知道,爸妈不喜欢他生气)。
然后我问昀杰,为什么想报名参加这个课,他说了两条,一这个课不累,二是不无聊。估计这是他对现在上的文化课的体会吧。
然后中午吃饭的时候,我尝试跟他聊聊上课的具体的事情,他也讲到老师说的两条,搭爱心的事情是他感觉最好的事情,可能他觉得这是他的长项,增加了他的自信心。生气的事情他也聊了聊,说老师的建议确实有帮助的,也引申讲了讲生气的具体事件。
因为要报课,我想观察他是否真的喜欢,以及该课程的效果如何。他的作业没做,好像也不急着去做,我想帮他把作业按老师的要求做起来。因此我联系了品格桔子的老师们,先是我跟老师聊,看能否找到能引导昀杰愿意做作业的方法。又请求老师跟他视频聊聊。虽然最后还是没能引导他做成作业,但这个过程也是蛮有发现的。
首先,我的期待。老师们问我期望孩子改进的地方时,我想了想,明确了两条:一、孩子很多事情不愿意跟我们父母分享。他有很多事情和想法是爸妈所不知道的。我当然希望孩子能跟我无话不谈,这样我能跟进了解孩子、清楚孩子的状况、并引导孩子避免不良的东西对孩子的坏影响;二、孩子近期在遇到作业的困难时,情绪不好,会深深地自制,影响作业的效率,而且也让我担心他的心理压力是否适当方面。
老师跟我聊了聊。虽然并没有直接的答案给到我,但也肯定了我目前的做法,帮我开阔了思路,看到更多的可能性。
燕子老师跟昀杰的视频,让我看到,原来昀杰不光是有自己的想法,而且表达能力也能这么好。原来他是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很好地表达出来的。
比如,当燕子老师问到课上张老师让他们看过的视频时,他刚开始是在回想,但没找到合适的方式来讲。然后燕子老师讲到其中一个情节,提醒他说,听张老师说当时同学们很感动,有同学都哭了,问他是否记得。他说记得,而且他记得的不止这个,还有其他的也很感动他,他当时说了两句对我来说比较书面的话来形容他的体会,一是“生命是短暂的”,二是“关爱无处不在、一直存在在生活里”。你说这么感动的事情,他怎么就没想起来跟妈妈分享一下?而且这个表达,是当时针对到老师的问题仔细斟酌后说出来的(不知道是否是记得的老师讲的原话,还是他自己选择词语表达出来的)。
同时,我也尽量跟昀杰聊一聊品格的课程。于是引出我今天要记录的主题。这周日在家跟昀杰随意聊天的时候,有点不记得是怎么开始的了,也许是我有意提起品格桔子的课程内容,昀杰说“品格课是很有用的”。我当时惊讶了下,本以为孩子只是觉得好玩。然后我问他怎么有用,他说“比如当别人对你生气的时候,你能知道该怎么做。”我问,“那你觉得该怎么做?”, 他说“就是去关爱他”,“那怎么去关爱他?”他说“就是陪他聊天,安慰他。”好吧,这些都是关爱的课上的内容啊。
然后当话题转到还有什么好的品格的时候,我们一起说了几条。他说还有尊重,“比如说当我上围棋课回来,我不想讲围棋课上的事情,而你又一直问的时候,就是对我不尊重。”然后还有,就是可以学会“不生气”。也许爸妈的做法是让他觉得生气是不对的,也许他正在探寻不生气的方法。所以顺理成章的认为“不生气”也是好品格。我赶紧跟他解释生气也是一种情绪,人是不可能不生气的,我们要学会的是如何应对生气,而不是不要生气。他认真的听着,处于思考中,没有吭声。
这正说明昀杰也一直在寻找认识情绪及应对情绪的方法。
我个人对于情绪的探索之路,是从孩子出现问题我不知道怎么处理时变得急切起来的。昀杰天生是敏感性的孩子,从小爱哭。从我需要理解应对他的哭开始,被推动着不断的寻找答案而进步。曾记得当刚满两周岁的昀杰第一次跟我说“妈妈我不高兴了”时,我的彷徨无措(从传统的教育中,当时我不确定是否应该认可他的坏情绪,这样做是否会在教他生气)。一直以为孩子还小还不懂得,但也许只是他不懂得表达或者是不愿意表达出来而已。
而我此时的体会就是,既然昀杰和我都有探寻答案的需求,那正好乘这个点,我们一起搭上品格桔子这座快车!期待品格桔子课程在品格老师的精心准备下,向我们逐步打开进一步了解应对情绪、并建立起良好品格的密码!
这正印证了桔子老师的那句话,“品格课程不应该是像大多数人理解的那样,等到有问题时才来加入,而是提前学习疏导、管理自己和孩子的情绪,做到好上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