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是能够指导我们做出更好的决策,且长期来看更可能会给我们带来更好结果的那些信息。
所谓知识,不是任何信息,而是:
1)能够指导我们做出更好的决策
2)更可能为我们带来更好的结果。
需要具备这2个条件,绝大部分信息就会被筛除。所谓选择、无非是添加条件,背后的机理是否完全相同、相通?
中国的古话说知识改变命运。很多人奋发图强,希望通过自己努力改变命运。但没有掌握筛选知识的标准,一股脑冲上去,结果通常不尽如意。这个时候,他们不会反思自己的错误,反过来埋怨知识并不能改变命运。
定义清晰,会使我们有不一样的选择和行动。
比如我们分享电影,虽然这是娱乐类内容,但从上面的定义看来,这也是知识。
1、它会影响读者的决策——一些人会去看,看完真的很爽,因为只推荐好电影。
2、长期来看,它会对读者带来更好的结果——起码品味和品位都提高了,这和耐心一样,都是长期积累的结果。
于是,分辨知识就很容易了,无非问自己两个问题:
1、知道这些之后,哪些决策会因此改变?
2、长期来看,这些东西可能为我带来哪些想得到或想不到的好处?
很多人抱怨年轻时候没好好读书,但一代又一代重复。为什么?因为他们在思考知识价值的时候,只考虑有用没用,却忽略了一个更重要的维度:他们不考虑短期长期……他们很可能忽略了更为重要的理性依据:时间。短期有用的东西,不见得长期有用。短期没用的东西,不见得长期没用……
时间几乎是任何人不得不消耗的有限资源,所以在决策的时候能够把它考虑进去,显然对于做出更明智的选择是有帮助的。
很多人把时间根据紧急和重要分类,但实际上很多事情只是貌似紧急罢了。所以如果能想清楚时间维度的事情,就可以淡定从容地做重要的事情了。
绝大多数人在判断知识是否有用的时候,希望马上有用,立竿见影,希望知道个什么新东西的时候,瞬间就能脱胎换骨。于是他们主动剔除了很多短期看起来没用但长期绝对有用的知识。到了一把年纪,被动地意识到灾难性的结果,却不知道自己当初错在哪里。
在学校的时候,学习考试经常是即时反馈,这让我们对知识的认知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偏差。等到毕业以后才发现,这个世界能够给你即时反馈的知识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多。那些真正有用且能够改变你生活的知识,有时候反倒会让你迟迟看不到结果。
大多数牛人都一样,不怎么在意大多数新闻。因为那些一地鸡毛的琐事,实际上对自己不仅没用,长期来看依然没用。并且一点都不稀奇。但是在特定领域里,他们却火眼金睛,无所不知。巴菲特说自己从来不看新闻,大抵上是指从来不看小事件。至于与他人生选择相关的大事件,他能了解到比任何人都先知道的地步。
即使是满足那两个条件(长期、有用)之后,可以称之为知识的信息,也有不同的能量和不同价值。我们有个专门杜撰的概念来区分它们:有繁衍能力的知识。
有些知识,能繁衍出更多的知识,于是他们显然更高级、更有价值。
逻辑学,显然属于这一类。它可以用来判断某个知识是否站得住脚,可以用来预知一些结论。概率论、英语都是这一类。最终,这类知识也有一个专门的术语——通识。——哪儿哪儿都用得上的知识。
最后我们看看碎片化。知识是否可以碎片化呢?显然是误解。被碎片化的只是时间而已,而不是别的什么。知识有体系的,正如房子有架构一样,碎片化信息,顶多是一块块砖头而已,要让它们成为房子的一部分,除了构架之外,还需要很多其他东西,比如钢筋水泥……
我们很多学习都是碎片化的,真正擅长学习的人,都很擅长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完成长期持续连贯的学习。
体系化的知识,是更高级的知识。至于碎片化什么的,跟知识完全没有关系。
对于普通个体来说,知识的海洋里,最佳策略是漫游,尤其对普通人更是如此。很多时候你无法凭借现阶段的眼光,来判断这个知识在未来是否一定有用。比如石器时代的人永远想不到石油是支撑世界的重要资源。很多知识其实早已经有了,如果我们没有去发掘和利用,虽然价值连城,却无法发挥作用。知识本身并无法给我们创造价值,只有因为它的存在,改变了我们的选择时,它的作用才能真正地体现出来。
知识领域的漫游,真的是个好策略。因为你会越来越频繁地产生这种幸福感:
真没想到,学过的那个东西在这样的地方用得上!
这种幸福感,叫做意外的好运。但换个角度,这意外其实一点都不意外,完全是必然。所谓的融会贯通,就是可产生联系的节点足够多。只有两三个节点的时候,没什么连接。随着节点数量的增加,可能产生的连接数量变得越来越多……
换句话说:只有博学的人才有融会贯通的能力(甚至是机会)
于是,在学习的时候,莫问前程但行好事是最优策略。因为最终,肯定会有个天然的回报:融会贯通。并且,一点效果出现,就说明另外一个天大的好事出现了:体系化自动形成。
最终,人和人之间的差别会非常大,有些人脑子里只有一堆砖头,另一些人脑子里一堆碎片,或者一栋房子,甚至高楼大厦,一整个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