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家蛋糕店,一个顾客问老板蛋糕怎么卖?老板说,蛋糕10元一斤,再送5元蛋糕,于是顾客买下了蛋糕!
这是我们很常见的一个消费生活场景,对于买蛋糕的客户来说,10元一斤送5元,很便宜!买!
01 分析事实,这蛋糕真的是老板卖便宜了吗?
我们再深入分析一下:顾客买了10元一斤的蛋糕,而老板又再送了5元,实际上等于顾客买了1.5斤的蛋糕,共花费10元。
的确,这就是一个促销手段,实际上,这个蛋糕如果没有按照这种促销手段计算,顾客花10元买1.5斤的蛋糕,那么一斤蛋糕应该是7元。
那么,对于这个蛋糕的原价,就会有以下三种可能的假设:
A情况:蛋糕原本的价格就是7元的,商家没有做任何的改动,只是促销方式进行了变化,那就意味着,蛋糕事实的确是7元一斤,只是商家改变了促销手段:提高了价格,变成了10元一斤,再送5元!
B情况:蛋糕原本的价格是低于7元的,我们假设是6元一斤。
C情况:蛋糕原本的价格是高于7元的,我们假设是8元一斤。
我们一一来分析:
A情况也就是我们开头提到的那一幕,客户觉得很便宜,开心的花10元买到了1.5斤的蛋糕。
B情况,蛋糕是6元一斤,那么客户买一斤蛋糕是6元,买1.5斤的蛋糕是9元!
C情况,蛋糕是8元一斤,那么客户买一斤蛋糕是8元,买1.5斤的蛋糕就是12元!
以上BC情况,很明显,商家是将原来的价格提高到了10元,然后再以赠送5元蛋糕的方式,来让用户觉得活动很优惠!
那不管蛋糕原来价格是低于7元一斤的6元一斤,还是高于7元一斤的8元一斤,总之,商家将产品单价提高到了10元一斤,再赠送0.5斤,这是一个提价之后再赠送的促销手段!
那我们再来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假如蛋糕原价是高于10元,比如12元一斤,那客户买一斤就是12元,买1.5斤,就是18元!很显然,太贵了!
就算商家说,现在做活动,是降价8元再送5元,回到了原来的10元一斤再送半斤这个点上,那这个问题就又会撤出商品利润的问题!
只有低成本的产品做提价之后再赠送才有促销的价值,而高成本的产品做降价再赠送,显然,对商家来说是亏本买卖,短期让利还行,长期肯定不是良策。
还是回到最开始的A情况,蛋糕是一个短期保存的产品,利用再赠送的促销手段,客户花10元买一斤,可以再赠送0.5斤,对于客户来说,是天降的好事,哪里拒绝的理由,对于商家来说,消化短期保存的产品,这就是最好盈利。
我把上述的A情况,先称为蛋糕促销,寓意就是指商家提高产品价格之后,再利用赠送的方式来吸引客户购买的一个手段。
02 分析结论,生活中的省钱思考?
作为商家,目的很简单,尽量实现利润最大化,我们市面上常见的促销手段很有很多种,而抽奖这种概率手段,无法量化计算得失,所以本文要说的是可以进行量化计算的促销手段,我举例了一一些我们比较常见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特价(降价)、满减(返现、返券)、满送(送券、送物、买一送一,买二送一)、打折(一件打折、多件打折、满折)、特折(第二件半价,加**元换购)······
提价其实也算是一种促销手段,只是不会对客户公开而已,但我们需要去判断,这个商品我们看到的促销手段背后,是否已经使用了提价手段。
还有其他更多手段,这边就不再一一罗列哈。
我的假设分两种:A情况,不提价;B情况,提价。
那么根据以上促销组合,商家实现利润最大化可以采用的方法有(未补充完整):
当然,表格的内容也许并不能完全尽信,需要说明的是,上面所有的数量都是可变的,因此还要考虑到具体的变量是多少,才能去衡量背后的差值是多少,上图只是做一个简单的举例。
也许有人会说,买个东西,搞得这么复杂之余么?再说了,公然提价貌似商家也应该不会做?
且不管现实情况究竟会怎么样,但作为消费者而言,理性的消费是必须的,无关金钱的大小,懂得财务管理的人应该都知道,天天计算花费,减少不必要支持的节流方式,最有效的就是要警惕商家促销陷阱,免得自己买了多余的不需要的东西,花费金额不说,占了家里的生存空间也不见得是一件好事。
因此,对于消费者而言,生活中如何更加理性消费从而省钱?
1、制定购物清单,追求极简生活,从动机开始明确自己的需求
制定购物清单,一切的准则就是,买自己现在用的到的,不要买一堆自己觉得好玩的有趣的冲动消费,即浪费了金钱,同时一堆无用的物品占用了家居空间,很容易让生活陷入糟乱无序的状态。
2、学会心算法,警惕商家营销陷阱
知道活动背后的产品价值,去估算这个促销活动, 是真的优惠,还是只是商家的促销手段?心算很重要。
埃德尔森在《积极的力量》这本书里面提到,提高我们的心算速度,有利于我们的生活,就比如上文说到的促销陷阱,再一次遇到蛋糕促销时,能够很好的去分别是否应该消费,以减少我们因为“优惠”带来的冲动消费。
更甚至,如果你懂得去辨别商家的促销手段,比如抬价再赠送,对于商家来说,是很划算的事情,而对于消费者来说,直接减价也许会更划算,因为你不需要再多花额外的钱去获得同样的一款商品,甚至是不需要的商家赠送给你的商品。
你需要慎重思考的是:①在优惠手段前面加了“满”字时,你是否真的需要这些产品?②送“券”时,如果你没有想清楚,下次消费是什么时候,那么你就得谨慎!
最后,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