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意训练:以先慢后快的方式拥抱复利

个人成长的六条元规范——刻意训练

片段源自易仁永澄《个人成长的六条元规范》

【R-阅读原文片段】

刻意训练(很多地方也叫精深训练)是极为重要的自我提升方式,虽然很多人并不知道它是什么。还记得我在开篇提到的“最小”的思维么,刻意训练就是能力提升中最小化的训练方式刻意训练的目的就是让恐慌区变成学习区,让学习区变成舒适区。关于刻意训练,我要将其中的关键要素展示出来:

精细分解。将整个技能提升具象化,并且分解至极致的技能环节,每次训练只针对一个技能环节训练

放慢速度。在刻意训练的过程中,一定要消除“求快、求速成”的愚蠢的预期!精准地体验、感知、学习该技能环节的状态,用慢方法实现快成长

重复训练。刻意训练中的重复体验是对“精准”一词的再次强调,尽可能感受到所训技能环节的所有细节。如果离开了精深区的训练,那还不如早点停下来。

强化反馈。刻意训练是有目的的,目的就是掌握该技能细节。技能的训练本身就是一个不断犯错、持续改进的过程,而强化体验、觉察并给出反馈才是重中之重。

拒绝自动完成。刻意训练的过程比较乏味也充满挫折,很多人会用“我感觉我会了”来自动完成训练(没有做到积极主动,在刺激和回应之间放弃了选择的自由),从而掉入寻常训练的状态下。所以,保持专注,对技能目标的感知,不要自动完成。另外,这里多说一句:尽可能不在技能训练中用实战来取代刻意训练,蠢蠢的。

我在大量领域实践了刻意训练,看似很慢,但是都带来了后来的极大提升。比如说我曾经组织的“共读《如何阅读一本书》活动”,我用了3个月读完一本书,每个字都没有拉下来,看似耽误时间,可是整个理解能力提升了若干个级别。之后看畅销书的速度甚至可以到1.5小时搞定一本200页内的书。这就是刻意训练带来的价值。

刻意训练是一个非常大的话题,由于是谈元规范,这里我就不展开了,再把几个要点罗列一下就好:

心理学中有证明:“你是最棒的!”这句话是没有任何激励作用的,只有肯定具体行为才会产生真正的激励。而刻意训练是关注具体行为的一种训练方式。

小步快跑是能力管理——能力提升方法中的有效方式,在价值管理中提到的加快学习循环也是同样的理念,这种方式既可以帮助自己走出舒适区,还可以让自己没有很大压力地在学习区中开心地提升着。

刻意训练是一种火箭发射式的训练方式,开始的10千米的高空要耗费一节燃料,而到了更高的高度,基本上就不用耗费燃料了。这一点我深有体会。

刻意训练体现着一种重要的心智模式:精进。成长精进是我的价值观词汇中非常重要的一条,对比起僵化式心智模式、总是掉到完美主义陷阱的伙伴,刻意训练简直就是万能药。它给我带来最重要的信念就是:我会变得更好,我也很容易变得更好

刻意训练是技能提升中最高效的方式,没有之一!

【I-拆书家讲解引导】

学到仅仅是了解知道,而刻意训练能够让知道转换为做到,转换为能力,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唯有刻意训练才是提高技能的最有效最长远方式,也是我们修炼核心竞争力的必经之路。刻意的训练主要有如下三个特点:

1.刻意训练将技能拆解,小范围训练

刻意训练要求将未掌握的技能精细分解,拆解为小范围的,可被逐个攻破的训练区间。由此一来,我们的未知区和恐慌区因为有了分解以最小化的区域去学习,使人更易接受和掌握,没有了难以承受的强度和压力。正如足球运动员准备比赛之前都会刻意练习传接球、跑位,拦截,定位球,因为每一个精细的区域能力的训练都是重要不可忽略,都将促成足球运动员的整场比赛的出色发挥。

2.不求快但维稳,步步精进

现在有许多网络课堂,都有引人注目的标题:一小时掌握XXX;一小时学会XXX;一小时快速入门XXX,但没有能说一小时精通XXX,因为从入门到精通,需要持续不断的投入时间,做刻意的训练。现在许多人期望成为的斜杠青年,并不是在许多领域浅尝辄止,而是在几个领域的精深,我们应保持平和心态,不求速成,而是多问问自己是否这次能比上次做的更好,今天的我是否能比昨天做的更好。

3.刻意训练过程不是自动完成轻松解决

刻意训练让步步的训练促进一个技能的精深,这个过程绝不是轻松的一个过程,需要我们付出持之以恒地付出努力

【A1-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

参与拆书帮训练营,刻意训练RIA便签拆书法

虽然我读完了《这样读书就够了》认同RIA的拆书方式,也在过往参加了好几次线上、线下拆书。但事实上,我在读书和学习过程中真正按照书写的I,A1,A2并不超过三次。拆书家训练营给了我刻意训练的机会。在训练的过程中,我和小伙伴对于拆书法的掌握一步步加强。

精细拆解拆书技能,刻意训练A2/A1/I

拆书训练营的训练设计符合了刻意训练的元规范,将RIA拆书训练法,拆解成了三个步骤:

第一阶段用五天时间,师父给出原文给出I,我们书写A1和A2(训练书写A1A2激活经验,应用计划部分),五天后当A1A2渐趋熟练,我们进入了第二阶段师父仅给出原文,我们书写I,A1和A2(训练我们根据原文释义I以及A1A2,)再四天后,我们进入的第三阶段,我们需要找到原文拆页,写出释义,并给出A1A2。

三个阶段循序渐进,没有一下一齐让四个部分都成为作业让我们陷入压力和恐慌,我们也没有专攻某一领域的书籍,而是挑战各种领域的书籍去专攻我们对于书的理解和拆解能力。整个训练过程难以自动完成让我们始终保持在了学习的区间,亦没有让我们重复相似的陷入愈来愈枯燥的训练。

十二天持续训训练逐步转换拆书知识为拆书能力

拆书训练营的成长设计没有求快速成,而是一步一个脚印求稳健扎实。十二天的练习挑战性,我投入了专注和时间,整个过程虽然辛苦但是一切都很值得,经过这次训练营我现在开始阅读,也开始不自觉地联想到自己的过往经验,思考行动计划,相信这是我思维模式的一个转变,以后也将带来更大的复利。

【A2-以后我怎么用】

我司举办的培训营,通常仅是在一周时间内知识倾注和演练,没有布置和要求相关技能的刻意训练作业,培训结束后园所反应培训内容难有落地。的确课程仅仅能帮助老师们学到和理解,而真正的差距拉开是在我们的课程结束之后。因此我们需要帮助园所老师通过刻意训练的累积,将学到转换为做到。

我将把刻意训练知识融入我司培训营安排,争取在2016年最后三个月完成如下计划:

1.在训练营中强调刻意训练的重要性

将把刻意训练部分内容做成两三页PPT,在培训营开营介绍时即介绍训练营过程中进行刻意训练的建议和注意事项

2.做出能够跟进刻意训练的工具手册

我将协助教研部老师完善每个课题,配上每个课题的规定作业,制定大概的落地计划。我将依据训练内容拆解细分学员(针对于英语教师,中文教师,生活老师,管理者的学习内容和技能)重点需要掌握的几个方面技能,并和同事们一起针对每个方面的技能配上刻意训练的工具表单。

我们会将表单,整合制作成为不同岗位老师的《100天教师成长手册》。手册内容包含衡量标杆写出标准和要求,也会留白让老师书写不断每日记录训练感悟,觉察自我进步和不足的反思,以期在下一次做到更好。每期训练营培训结束的结业典礼我们将开启100天园所教师成长计划,要求发放的手册表单需要落实和监督成为行动

3.我们将选出一名老师作为刻意训练的教练,合作跟进训练计划

刻意训练的过程艰苦,可能出现难以持续的现象,在100天过程中不断赋能引导跟进。我将和同事一起协助接教练对于该园区教师成长训练计划的落实,并在这100天内给予训练建议吸取反馈修进工具表单,半年后的培训中检视园所行动的落实成果,以督促刻意训练计划能够有效落实。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